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千万不要轻视一个字的力量!此乃古诗词中的神来之笔!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诗词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惜字如金。

区区几个字就能将所见所想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是一字千金。这就要归功于“炼字”的魅力了。

炼字是我国古诗词的传统,向来都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说法。今天,小编就找了几首典型诗词分享。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个“绿”字,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最初才选定绿字。

“绿”字将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抽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让人心旷神怡,登时心境开阔!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高烛照红妆。

古诗词中,很少有人将“烧”与“蜡烛”连写,总觉得太白话,破坏了诗歌的美感。

可是在这首诗中,“烧”却完满表现出蜡烛的明亮。与“照”字相对,“烧”将梦幻、空濛的气味烘托得淋漓尽致。

腾跃的蜡烛火苗,与美丽的海棠花遥相呼应,别提多美了。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人衣来。

最初一句的“上”字极为绝妙。青苔本是静景,诗人竟觉得那青翠染湿了本人的衣服。

一个“上”字将青苔的清新可爱、生机活泼展示得淋漓尽致,更是无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

《苦昼短》

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煎”字用得太好!

诗人意在说明时间的短暂、生命的短暂,而一个“煎”字则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将人生短暂而痛苦、岁月蹉跎的无可奈何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二字名词作动词,将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抽象

春愁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的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字用得绝妙。咋读似乎有些突兀,却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

在丈夫出远门之际,少妇还“不知愁”,一株普通杨柳,却唤起她心中从未意识到的悔恨。

亲近人远去的那一刻,往往不是最痛苦的。

独留之际一个人后,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个小细节,却轻易唤起心中的痛楚,泪水霎时决堤,无法平复。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泰山以其高昂,将南北两侧的阳光割断,遮天蔽日。

这里诗人使静止的泰山,登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读一首好诗,不只要读它的词句,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品尝。用得好的字,往往能带来无尽的、令人沉醉的美。

亲爱的读者,您印象里有哪些用的好的字呢?别忘了在留言里告诉我们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