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努力自强的彝族少年,13岁停学打工,15岁重返校园(一)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砍柴

十二点钟,太阳已经越过山脊,阴面山坡的树林也被照透,地上新劈开的柴枝明亮的闪耀着热烈的光彩。

海来尔日再次高高举起闪着银光的斧头,细密的汗珠在与他年龄并不相称的褐黄色皮肤上映着太阳的光芒。

他是个经验丰富手法娴熟的砍柴人。先砍林间的灌木,然后把大树旁生的枝桠砍下来,保留主干能笔直的刺破天空,遇到并生的两棵树,尔日会像农人间苗一样把较细的那一棵砍去。

三两斧头在根部砍出一个缺口,如张大的鱼嘴,他站在鱼嘴朝向的一方,用力摇动树干,最初使出全身的力气把树干推向前方,一棵树伴随着咔嚓的撕裂声趴在地上,尔日再把较粗的树干劈成两半,或更薄一些的木块。

这片林地属于尔日家,约三四亩,退耕还林后不再种地,慢慢留起来,最大的树有碗口粗。

半个小时后,尔日开始打柴捆,他把木条一根根划一的码在背柴公用的木架上。轻轻抬起试了一下,也许有点超重,他抽出两块木条,用手指粗的绳子从下往上来回勒两道,木架立起来后,又蹲下试背了一下,“还可以再放点”,随即松绑把余下的两块木头也塞了进去。

他挑了段长短适中的木棒,像楔子一样斜扎进柴捆的底部。柴捆立起来后底部的楔子与木架腿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在中途休息的时候,捆柴可以独立支撑。

这是一捆饱含着大地汁液的树枝,格外有分量,尔日起身的时候,先是坐在地上,然后半蜷一只腿,身子往前倾,再单膝跪地,最初突然发迸发全身的力气总算站了起来。

稳了稳脚步,尔日沿着羊肠小道前往,从出发到现在已有一个半小时,他不断未歇片刻。但是负重的回程不过十多分钟,他就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坐下来,七八十斤的柴对他来说相当不轻松,他本人的体重是一百零五斤。

当下的凉山深处,次要燃料依然是木柴和收割后的庄稼秆,在村庄之间行走,时常会看到背柴女人,背上多数是稍微细小的灌木,高高的压过头顶尺余。平时这个家庭也都是妈妈砍柴,尔日只需回家就帮妈妈分担里里外外各种杂差。

回程的路他歇了三次,最初一次在村口的台球案旁,时间最久。背着柴捆,坐在石头上,目不转睛的盯着那群年轻人打台球。

下午两点半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也洒在打台球的孩子们身上,小村懒洋洋的窝在山顶接受一如既往的日光浴,安静,祥和也有点点的落寞,如一张通明的时间切片,最美的这一刀往往又薄又快。

等着他的还有一堆杂事,刨地,喂猪,做饭,洗衣,红白喜事帮工……当别的孩子为假期的各种补习班苦恼不已的时候,尔日在为家庭和本人的生计忙碌得像个陀螺。爱唱歌又怎样样,就算有朋友送与一把吉他,他也无暇拨弄出一声飘逸的音符。

“小哥哥很凶的,原来我和姐姐都怕他,可我还是喜欢哥哥在家,他会给我做饭,衣服也不用我本人洗了。”尔日十二岁的妹妹笑咪咪的一脸幸福。

对了,砍柴人海来尔日还有一个身份,美姑县高中一年级的优秀学生和班长。

彝族年的晚上,尔日意气风发的为我们唱歌,第二见到他的时候完全认不出来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