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时期的香具是怎样的
战国时期熏炉及熏香风气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流行。从考古发掘来看,先秦的熏香风气已有相当规模,战国时期已有制造精良的熏炉,有雕饰精美的铜炉,也有晚期瓷炉以及名贵的玉琮熏炉。如陕西雍城遗址出土的凤鸟衔环铜熏炉、江苏淮阴高庄出土的铜盖晚期瓷双囱熏炉、河南鹿邑出土的战国鸟擎博山炉、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的银鹰座玉琮熏炉等(玉琮是西周前的重要礼器,外方内圆中空,多用于祀地。东周后不再用于祭祀,改作他器。古代常将玉琮改造,加盖、加座、中孔加铜胆,制成高档香具“玉琮熏炉”)。此外,先秦熏香有可能也曾使用铜、陶器物(熏香未必要用熏炉)。
2、汉代的香具有哪些
汉代熏香使用的香具次要有熏炉、熏笼、熏球、香囊等。熏炉的数量和品种都远多于战国,材质以陶炉、轴陶炉、铜炉为主,有博山炉、鼎式炉、豆式炉等样式。熏笼多用于衣物熏香。
3、博山炉是如何问世的
博山炉是一种外型特殊的熏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期。相传,汉武帝嗜好熏香,也信奉道教。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汉武帝就派人专门模仿传说中的博山的景象制造了一类外型特殊的香炉一博山炉。炉盖挺拔如山,模仿仙山景象,其间雕有灵禽瑞兽、神仙人物,下设贮水的承盘,润气蒸香,意味东海。焚香时,香烟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宛如云雾盘绕海上仙山,呈现极为生动的山海之象。
初期的博山炉多为铜炉,也有以鎏金或错金(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装饰的高档器物。后来也有铀陶、青铜和陶瓷博山炉。陶瓷博山炉外型简约,不会锈蚀,便于制造外型和纹饰的博山炉。魏晋时的佛教造像中,博山炉也被当作重要的供物。
汉武帝之后,用香风气长盛不衰,博山炉更为精美。汉成帝时,长安的著名工匠丁缓制造了极为精巧的九层博山炉。后来,这种炉盖挺拔如山的博山炉逐步演变成香炉的一个固定类型,后世历代都有仿制,并各有变化,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博山炉。虽然在博山炉之前已经有了熏炉,但都不象博山炉那样特点鲜明,使用广泛,影响久远,所以人们也常将博山炉推为香炉的鼻祖,并常把“博山”“博山炉”用作香炉的代称。
4、熏球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时已有熏球。熏球又称香球,其设计精巧,是一种结构巧妙的“可自在滚转的球形熏炉”,由两个半球形的镂空的金属片扣在一起,多以银铜等金属制成,呈圆球状,球体镂空,并分成上下两半,两半球之间以卡榫连接。熏球内套数层小球,皆以承轴悬挂于外层,最内层地方悬挂一个杯形的容器,在容器内可以焚烧香品,无论属球如何转动,小杯一直能保持水平,即使把熏球放到被子里也不会倾覆熄灭,故也称“被中香炉”熏球上有提链,可出行时挂在车轿中,或悬挂于厅堂,也可加设底座,便于平放。
5、汉代的熏笼、香灯有什么用处
汉代多用熏笼来熏衣物。熏笼类似在熏炉外面罩上一层竹笼,也有石质、玉质等材质,衣物可搭挂在竹笼上,形制有大有小,可熏手巾、衣物、被褥等。熏衣熏被既能为衣物添香,又能除菌、辟虫、暖衣暖被,在生活讲究的汉代上层社会十分流行。把沉香、檀香等浸泡在灯油里,点灯时能分发出阵阵芳香,称为香灯。香灯是汉代一种奇妙的赏香方式。
6、南北朝时的香具有什么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香开始从上层社会走进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人们除了震香、用香外,还制香、咏香。这一时期的香具造型较大,无炉盖,常带有承盘或基座(可盛水,便于熏衣),比较流行青瓷香具。青瓷的烧制要求相对较低,产量较大,价格较低,并且不易绣蚀,使用方便。如青瓷博山炉外型简约多样,色彩丰富。同时,佛教艺术对香具外型的影响很大,许多青瓷博山炉的云气采用了佛教风格的尖锥状、火焰状外型,装饰纹样为莲花纹和忍冬纹。长柄香炉在佛教中也多有使用。
7、唐代有哪些典型的香具
唐代香具外型趋于轻型化,更适于日常生活,出现了很多工艺精良的高档香具,并且由于唐历代帝室大都虔诚信佛,佛事中不只用香,还专门制造供佛的香具。如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塔基下发掘出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多件极为精美的金银香具,如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及银炉台)、鎏金象首金刚镂孔五足朵带铜香炉、银长柄香炉、鎏金银熏球、银香案、银香匙等。
8、唐代香具有什么特点
与汉代相比,唐代香具的外型出现了很大变化,博山炉炉盖的博山外型多变成了穹隆式圆顶,呈雍容华贵之态。炉盖多透雕各种花草纹饰图案,盖顶立瑞兽等装饰。大多数熏炉不再带有承盘,变成了三足或多足,炉足以象首、犀牛、狮子等为装饰。香具的材质以瓷质为主,愈加华美。熏球被广泛使用,用于熏被或悬挂室内。
9、什么是柄炉
柄炉又称“长柄香炉”“香斗”,是带有较长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饰连花或瑞鸭,一端供特塑,另一清为方式多样的小香炉,多我烧香丸、香饼、香粉等香品、可站立或出行时使用。可手特炉辆,香护在前也可一手持柄,一手托香炉。这类香炉多用于供佛,魏臀至唐代时较流行。
10、宋元时期的香具有什么特点
宋代香具更为简约、玲珑、轻盈,并且出现了很多无盖炉或炉盖简易的香炉。香具品种丰富,除了仍广泛使用唐代流行的熏球、长柄香炉外,开始普遍使用“香盛”(即香盒),用以盛装香品。香具外型繁多,制造精美,有“香匙”“香箸”“香壶”等。也有公用的印香香具,如印香炉、印香模。香炉外型也极为丰富,如用外型精巧的兽形熏炉,焚香时,
香烟就会从兽口吐出。宋代瓷器烧制工艺发达,香具材质以瓷为主。除形制较大的日用炉以外,还有许多以观赏、把玩为用处的小型精品瓷炉。瓷炉虽不像铜炉那样适于精雕细琢,但宋代瓷炉朴实、典雅且工艺精良。瓷炉容易制造,价格较低,产量很大。
元代以藏传佛教为国教,许多熏炉带有藏传佛教的风格,有些还模仿“覆钵顶”佛塔的外型。许多香具带有较高的基座。比较流行的是“一炉两瓶”的套装香具。
11、什么是香枕
古代贵族生活非常讲究,用芳草植物做枕芯,装入布料缝制的枕状袋中,也有用竹木、瓷器做成枕头外形,这样做成的枕头充满芳香。如汉代时用蕙草做枕芯,蕙草是古代最重要的天然植物香料之一,有很强烈的香气。唐宋时,流行“菊枕”,是用晒干的甘菊花做枕芯,听说有清头目、驱邪秽的益处。古人使用这种“香花芯枕”,不只为生活增添诗意,也是保健、养生的一种方式,提高了睡眠质量。香枕形制多样,还有抱枕、靠枕、小型手枕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