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看《梦华录》,品青城茶!茶文化发祥地都江堰邀你共赴风雅之约~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又见都江堰ID:youjiandjy

在离雪山最近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
最近一幅雅俗共赏、烟火气十足的宋朝市井生活画卷铺陈在观众眼前其中蕴藏的中国茶文化更是引发网络热议

说起茶文化不得不提都江堰作为茶文化发祥地都江堰早在唐朝已是著名的茶叶产地所产的“鸟嘴”“雀舌”“麦颗”等名茶曾定为“贡茶

图©茶溪谷

据史籍记载,宋初都江堰境内

就有蜀州永康军茶场、青城县茶场

味江寨茶场、导江县茶场、蒲村茶场等

永康军茶叶年产量更是占川茶总产量的1/18

可见当时都江堰茶叶在川茶中的重要地位

图©茶溪谷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走进

西茶马古道起始地都江堰

感受茶文化的别样魅力

图©茶溪谷

茶 与 道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木茶”青城山产茶历史由来已久西汉王褒《僮约》中茶市“武阳”的茶叶就产自青城山所在的龙门山一带

图©何勃

作为道教名山青城山依傍着都江堰的滋润1000米上下的海拔辐射着周边1200平方公里的沃野是茶叶种植的理想之地也是中国茶叶最具标志性的原产地之一

图©茶溪谷

青城茶又叫青城贡茶是传统川茶的代表紧卷鲜亮,翠绿油润独特的地理环境培养出极具神韵的口感

图©小红书 也可玩茶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茶性俭淡、平和、空灵是道家首选饮品出好茶的青城山自然也成为了归隐绝佳之境

图©小红书 也可玩茶

茶 与 水

都江堰水利的灌溉早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佳誉在汉代有“扬一益二”之说西晋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中描绘了当时成都的繁华景象以及饮茶之风首先在益州盛行

图©小红书 桔子酒店预定号

西晋杜育《荈赋》中写到“水则岷方之注”煮茶要用岷江水,专取那江中的清流茶具选用陶简,产自东南陶乡以瓜匏取水,一切以简约清廉为好

图©何勃

当沸水冲进盛了茶末的陶简后细腻的泡沫在水面浮起像亮晶晶的积雪,更似春天的繁花纯净的浮沫或色若青霜,或淡黄清亮调神和内,除烦解乏

图©小红书 也可玩茶

有了好水加持饮茶自是一件让人舒心之事

图©小红书 云作茶空间

茶 与 生 活

蜀地是我国茶马互市最早的地区有两条茶马古道和“南路边茶”“西路边茶”起于灌县古城,止于松潘古城全长约350公里的松茂古道便是一条茶马古道,为“西路边茶”

宋代,川茶产量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也是松茂古道最繁忙的时期每年有大宗茶叶从永康军送往川西北地区同时,大批马匹、牦牛和药材等从边外进入永康军发往成都350公里古道骆驿不绝热闹非凡

松茂古道(1934年)庄学本 摄

到了清代仍有大量边茶从灌县古城运往川西北牧区“搬不空的灌县,填不满的松潘”松茂古道商贸繁荣可见一斑

▲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西街松茂古道出口

英国摄影家伊莎贝拉·伯德认为灌县是“中国地理位置最佳的城市作为与北方藏族的一大贸易中心这里历来就是川西北高原与成都地区的交通和商贸、文化桥头堡

图©小红书 何勃

内地和边境平原与草原的生活气味在这里交错融汇

图©小红书 云作茶空间

都江堰采茶品茶好去处

(点击解锁更多)

小满遇上国际茶日,来都江堰喝杯茶吧~

都江堰这8家小资茶室,总有一家让你心动!

小编按:都江堰茶文化的魅力,未完待续......(文字整理自王克明《茶马互市与西路边茶》等作品,图据何勃、庄本学、也可玩茶以及茶溪谷、云作茶空间等,在此一并表示感激

主 管: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主 办:都江堰市网信中心责任编辑:董 柳、代 阳值班编辑:陈艾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