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黄寿昌题杨鲁安藏《朝候小子残碑》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黄寿昌(1904-1986)天津人,字介眉、号小春申外史、晚号无求居士。民国时期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天津市府任职,名重于士林。幼承庭训,随父临书,初习欧楷,后习颜书,小楷习王羲之《黄庭经》《曹娥碑》又及《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从师于华世奎、王君石、张君寿习甲骨、金文、秦刻石及汉碑。遍临《圣教序》《书谱》《十七帖》诸帖。黄寿昌多年如一日,临池不辍,汲取众家之长,努力于古文字学和书法理论研究。书艺融合南北,四体兼善,刚柔相济,富于变化。晚年受吴玉如影响研习隋碑《龙藏寺》书风一变为活,再变为厚,独树一帜之法范。

有清一代,金石学大盛,至民国是风不坠。又地不爱宝,古碑砖陶,频现于世,诸家多方蒐集,然贾人为射利间有作伪者,真假莫辨,令人一叹。

是碑于清宣统三年于陕西面世,初为长安阎氏甘园庋藏,后归沽上周氏季木,今藏故宫博物院。

是碑赞誉者有之,证伪者有之。古物鉴赏有其模糊性,见仁见智,黄寿老能自证其说,非关贤愚,亦见金石学诱人之所在耳。

杨鲁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别号龙公,斋署双夏泉馆。1928年生,天津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兼珍藏与鉴定研究室主任、北疆印社社长、内蒙古博物馆顾问、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其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二、三、四、七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和多次国际书展,在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中获荣誉奖。2000年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的荣誉称号。所藏甲骨、玺印、写经、瓦当、铜镜、钱币、历代碑帖拓本及原拓古印谱录等甚富。著作若干,已发表八十余万字,出版有《甲骨文书体辨识与摹写》、《秦印简说》、《吴昌硕书印之道别探》等。

编辑:李亦菲

文案:张今声

校对: 韩 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