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宣传部8月16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旧事发布会,地方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邹加怡、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敬安引见的发展与成就。
党外干部在本职岗位上
认真履行所承担的职责
阵线
陈旭就此透露,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配备党外干地方副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是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担任正职的党外干部;陶凯元,现任民进地方地方副主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高鸿钧,无党派人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他们都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所承担的职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了有职有责有权。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是符合国情的政党政治模式
陈旭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顺应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顶层设计愈加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方向明确,已经成为行稳致远的好制度。
二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框架体系愈加健全。围绕着做好政治协商工作、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等问题,党地方研究制定专门的党内法规和多部重要文件。目前,已经构成了以国家宪法为基础、以党内法规和文件为主体、以相关配套政策为辅助的制度框架体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转良好,已经成为系统完备的好制度。
三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共识愈加巩固。
四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发挥愈加充分。
她强调,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全新的政党政治模式。
新型政党制度为世界
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频发,西方有些学者提出来,要向东方来学习政治智慧。地方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就此回应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引起世界的关注,是因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为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无益自创,是对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丰富,也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严重贡献。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制度模式。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缺乏民主的一党制、相互竞争的多党制,也无机结合,体现了奋斗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政治团结和有序参与的扩大,构成了一党领导而不民主、多党合作而不对抗、互相监督而不掣肘的独特优势,保证了多党合作的正确方向和旺盛活力。
二是创造了一种簇新派作为参政党,积极协助执政党更好兴国为民;执政党和参政党互相监督而不是彼此倾轧,作为挚友和诤友,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建议。正是这种和谐的政党关系,构成了执政党一心一意谋发展、参政党同心协力助发展的政治局面。
三是创造了一种簇新协助政。在多党合作制度中,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实践证明,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独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在世界政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种簇新的政党政治模式,是中国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严重贡献。“我们完全有决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陈旭说。
文/本报记者 李岩 统筹/刘晓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