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古人申请带薪休假有多难?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细雨丝竹

2019年的带薪假都休完了吗?家里有事好请假吗?对于要休(陪)产假的同仁(或许包括你本人),老板是啥嘴脸?

如果你的回答是这样:

那么恭喜你,你和唐朝高管、艺术大家阎立德享受同等待遇啦!

阎立德是谁?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既是贵族士大夫,也是唐代著名画家、建筑家兼工艺美术家、服装设计大师,一生官至工部尚书。

阎立德已经掌管长安城楼和外城、唐高祖献陵、唐太宗昭陵及翠微宫、玉华宫等郭嘉级重点工程的营建。流传千古的《古帝王图》就是他画的,他还为唐高祖、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设计过服饰。

(注:《古帝王图》局部,搜自网络。)

画《步辇图》的阎立本是他的弟弟。

(注:《步辇图》局部,搜自网络。)

So what?像阎立德这样牛叉的人物,有事照样要乖乖地请假。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阎立德任职少府监丞。这一年十月,他的妹妹去世了。阎立德给所在单位打了休假报告,申请休二十天丧假,为妹妹料理后事。古人注重亲情伦理和红白喜事,所以阎立德的要求并不过份,是符合当时的规矩的。

少府监在唐代掌管"百工伎巧之事",皇帝的公私服装、用品及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所需礼仪器物都由该机构督造备办。少府监的一把手是"监",从三品;两名从四品下"少监"为副手,少监下面设有四名"丞",从六品下,阎立德是其中之一,再往下才是各署、各级虾兵蟹将。因而阎立德在本单位地位较高,有资历审查他的请假报告的,无非是少府监、少监两级三个人而已。阎立德可能也认为,他们怎样也得给本人三分薄面。【《旧唐书》:(少府监)凡天子之服御,百官之仪制,展采备物,皆率其属以供之。】

然而,少府监批复:"阎立德不准休假二十天,限给三天假。理由:其担任仪仗相关工作,责任严重,不能长时间脱岗。"

假设阎立德提出异议,对方没准儿会说:"妹妹死了你就要请二十天假,要是你家人都死了,你三年都不用来上班了。"

或者:"你不爽可以辞职哈!我随时找一百个人来顶替你。"

阎立德心里跑过一万头羊驼。少府监不管三七二十一,依程序把前述决议上奏皇帝。理论上这只是走个过场,一个从六品下少府监丞的私事在御案上恐怕还比不上一颗芝麻大,日理万机的皇帝是不可能过问的。估计阎立德已经打落牙齿和血吞了:"忍字头上一把刀,等拿到年终奖再辞职,不能便宜了这帮龟孙……"

可是,贞观天子李世民陛下留意到阎立德请假的相关奏表,在认真审阅全文之后作出了批示:

"兄妹同气连枝,妹妹去世,阎立德该有多么悲痛?世界上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不能因为工作剥夺员工的亲情。自从晋朝末年中原丧乱以来,很多良风美俗都荒废了。阎立德不忘优秀传统,应该予以嘉奖。批准阎立德依制休假二十天,其岗位职责暂交他人代为履行。"【《唐会要》:贞观元年十月,少府监奏:丞阎立德妹丧,准令假给二十日,立德专知羽仪,其作未丁,请止给三日。上曰:同气之情,义不可夺。自丧乱以来,风俗弛坏,宜特敦奖。命依次令给假,差人代之。】

阎立德的案例为唐朝人依法休丧假树立了积极的典型。但如果家有喜事——譬如生孩子,新手爸爸想休陪产假呢?

唐代尚书省每天安排一人值夜班,其他单位如工作需要也会布署人员值班。但凡轮到值夜班的人,即便妻子分娩,也不能请假回家。【《唐会要》:尚书省官,每一日一人宿直。都司执直簿转以为次(诸长官应通判者及上佐县令不直)。凡内外官,日出视事,午而退,有事则直。官省之务繁者,不在此限。】

或许有人战战兢兢地试探过请假的可行性,却只听上司"呵呵"一笑,然后在内部培训会上当作反面教材来宣讲:"有人竟然向我请假,说要陪老婆坐月子,我几乎无法理解!"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阴历十二月二十,某单位上司正在唾沫横飞地教育下属:"任何时候都要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精神!包括家里有未满月婴儿的值班人员,统统不许调班回家陪老婆孩子!违者月底扣绩效奖,嗯嗯嗯……"

会议室里乌压压坐了一屋子人,全体尴尬地沉默着。忽然,窗外传来新敕旨颁布的声音,如旭日惊雷,炸断了上司滔滔不绝的讲话:"不论文职、武职,妻子分娩当月,一律免值夜班,回家抱娃、给老婆洗脚,即日生效!"【《唐会要》:贞观五年十二月二十日敕,文武官妻娩月,免宿直。】

这一声振聋发聩,惊得那上司一口气没憋住,唾沫反喷到本人脸上。反观一众下属却是欢声笑语,合乎免值班条件的便喜气洋洋地上马往家冲去:"老婆、小宝,偶回来啦!"

这份福利固然不能与现代男性享有二十天陪产假相比,但放在古代背景下,已是非常人性化的待遇。而制定该休假措施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懂得换位思考、体谅下属的好上司。这一点构成其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之所以年纪悄悄就能吸引众多一流人才忠心跟随,除了本身武略文韬、外部天时地利等因素以外,其人格魅力对于凝聚人心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不过,此处其实存在一个历史悬疑:李世民为什么突然想到照顾家有"娩月"妻子的下属?当年有什么动因出现、促使他创立男职工陪产假?

对此,部分网友有过一些猜测,笔者深以为然。试想象如下:

公布了那道"文武官妻娩月,免宿直"的敕旨,李世民整衣敛容,龙骧虎步前往立政殿寝殿。

入殿迎面立着一具六扇木骨双丝绢面"列女传"书画屏。李世民保持着庄严肃穆、不怒自威的神情,健步绕过屏风,衣摆拂过,连双丝绢面上虞世南的亲笔墨宝也被一股凛凛的刚风拍得屏息静气。【《新唐书•虞世南传》:(帝)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屏风背后围着一挂紫色菱格方点绮帷幔,倒是安之若素,纹丝不动。宫婢们悄然掀起帷幔入口处悬挂的一幅墨绘卷草纹绮"箔子"(帘子),禀告帘中人:"娘子,圣人至。"【注:为什么帷幔和帘子都是"绮"做的?因为唐代绮织物较为厚重、保暖性较好,适合事情发生的季节,冬季。作者考据就是这么用心!

话音未落,李世民两道飞扬的剑眉往下一耷,炯炯星目褪去了些许凌厉的光,泛起温润的柔晖。他一把摔开箔子,盘腿坐到宽长低矮的坐床上,显露一个明朗又略显狡黠的笑容:"观音婢,我先给他们放了这个假,待明年我偕同你驾幸九成宫疗养待产,料他们也不好再车轱辘进谏、说东道西了!哈哈哈!"

画外音:"老婆,你说我是不是很聪明?"

小字"观音婢"的女子就是皇后长孙氏,正承受着孕晚期害喜引起的不适感。她慵懒地倚靠在隐囊上,一双明眸弯弯地看着李世民,檀口轻启,浅笑着称赞:"我家二郎最聪明了!"

当然,聪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李世民在本人想陪老婆外游避暑、生孩子的同时,能做到心同此理、推己及人,满足下属照料产后妻子和重生孩子的感情需求,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尤其是对比那些"老吾老而不及人之老,幼吾幼而不及人之幼"的冷漠上司,我们就会愈加明白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艺术为什么要被后世百家翻来覆去地分析研究。

"然而,我还是有点儿担心,总觉得本次孕产期间又会发生某些怪事。"长孙皇后目中烟波流转,低低地说,"昔年,我几乎每次怀孕都会侦破一两宗奇案……"

究竟发生过什么奇案怪事呢?请关注本文作者细雨丝竹(又名浅樽酌海)创作的小说《神探王妃》(致公出版社2019年11月版,浅樽酌海著)

本书风格可参考读者书评:【一波接一波的案情逻辑严密、跌宕崎岖。女主的一生是被爱环绕着,用智慧和勇气去开辟和建设人生,少了常规古言小说的苦大仇深、阴险狡诈和斗心眼飙眼神儿比恶毒。

内容简介:探案+权谋+爱情+历史风骨,讲述长孙皇后在皇权、男权至上的社会里,不堕风骨也不自傲娇矜,在各色人物风云际会、环环相扣的案件中逐渐展露女性魅力,与李世民共同奋斗、共历爱恨情仇,实现家国天下、济世安民的理想。并带您领略鲜活、丰富的大唐人民生活盛景!

本文参考材料:《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

作者简介:细雨丝竹,又名浅樽酌海,金融从业者,文史控、推理迷、言情痴、考据癖。次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探王妃》(笔名"浅樽酌海",致公出版社2019年11月版)、长篇历史散文《鱼玄机》(已签约出版)。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旧事·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晓得点儿新故事了吗?晓得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