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ū jiū gé jù , kě yǐ lǚ shuāng ;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xiān xiān nǚ shǒu,kě yǐ fèng cháng 。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yào zhī jí zhī , hǎo rén fú zhī 。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hǎo rén shí shí , wǎn rán zuǒ bì , pèi qí xiàng tì。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
wéi shì biǎn xīn , shì yǐ wéi cì 。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正文】:
纠纠:犹“缭缭”,绳索缠结貌。
葛褛:葛麻编织成的草鞋。
可以:即“何以”。可,通“何”。下文“可”字同。
履:踏。葛屡是夏季穿的,不能御寒,所以诗人要反问。
掺掺:掺,通“操”。操操,是手繁乱、劳累貌。或以为同“纤纤”。
裳:下衣。这里是以“裳”与“霜”押韵,“裳”也包括上衣。
要、襋:衣裳的腰身和衣领,这里用作动词,即缝制衣服腰部和领子的部分。要,即“腰”。
好人:这里指女奴的主人。
服:穿。
提提:通“媞媞( ti )”,安详之容。一说美好貌。
宛然:逼真之貌。
左辟:此与下句当都是指服饰之容。古人衣服,扣子在衣之侧而不在中。辟,同“襞”。当指衣服上下两扇扣合处。衣之襞缝,是古人审美所特别关注之处。所言“宛然”,即鲜明漂亮。
象揥:象牙或象骨作的簪子。参《君子偕老》注。
是:其,这里指代“好人”。
褊心:狭隘的心,这里有苛刻、狠心的意思。
是以:所以。
刺:讽刺。
【释义】:
穿着这葛麻绳编织的凉鞋,
怎样能在结霜的地上行走?
这双手已累得不停地发抖,
再缝制衣裳怎不叫我忧愁?
缝好腰部再做精致的衣领,
美丽的主人穿它抵御寒流。
美丽的主人仪态如此安详,
那左侧的襞缝逼真又鲜亮,
插上象牙的簪子更显大方。
可这美人的心眼实在狭隘,
所以我讽刺她的刻薄心肠。
【评析】:
这是一首女奴的控诉之诗。女奴对于主人而言,既没有人身自在,当然也就得到了人格尊严。
这是《诗经》中独一的一篇描写女工生活的诗歌。诗一开头就提了两个尖锐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让女工受冻?第二,为什么让女工无休止的劳动?“要之襋之”,虽然只要四个字,却凝聚着多少辛酸。“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女奴的劳动,犹如蜜蜂的辛勤,最初的享受者却是那些所谓的“好人”。诗篇在第二章中接着给这位“好人”画像,先画出了她之所以好:她是那样的潇洒自若,穿着缝襞宛然的衣裙,戴着贵重的头饰,温顺可爱。随后冷冷一笔——“维是褊心”,彻底揭穿了所谓“好人”的灵魂。诗以极概括的笔墨描写了社会上两种人的不同生活:一方面正面描写了女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反面描写了“好人”的残酷。
后世也有很多诗篇、同样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比如宋朝梅尧臣的《陶者》,清朝汪松的《织妇吟》等著作都是这样的宗旨。在过去的社会里,盖房子的人没房子住,织布的人没衣服穿,打柴的人没有柴烧,挖井的人没有水喝……,凡此等等,是常见的现象,这正是世道所导致的。任何时候,底层老百姓都是最苦最累的一群人!!!世事茫茫无穷尽,世道循环不可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