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到底是什么?
拼音:jiǎn chá
英文:check
作用:查找问题和缺陷
难度:难以自我发现
意义:为了发现问题而采取的主管和客观方法查看
自我检查[inspection]∶
对产品设计、产品、服务、过程或者工厂的核查,并确定其相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对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
检查一般作用
1、查找问题和缺陷;
2、减少失误;
3、提高正确率;
4、保证质量和效果;
检查常见的一些难度和不足
1、检查难以自我发现(也就是俗称的灯下黑)
2、检查的方式缺乏合理性、规范性
3、检查的意识往往淡漠被忽视
4、检查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5、检查的结果难以使人信服
检查的次要内容
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效果、操作行为、设备环境场所安全)、查隐患整改。
百科知识引见完毕,开始检讨。
一、为啥现在的检查特别多?
1、因为出安全事故问题多,不检查上级不放心。
2、不检查不能体现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履行了职责。
3、不检查不能为评比总结提供依据。
4、不检查无法对管理流程计划布置执行情况了解掌握。
5、上级文件检查通报多,要求自检专检多,不检查无法对上级和政府交代。
6、出现的新问题多,一出问题就开始补课,开始组织检查。
7、安全事故和领导帽子挂钩,不组织检查下,心里不放心。还是查查更稳当。
8、不晓得政府那天来检查,不对照政府要求至多查二次才放心。
9、没有个自查报告,没法作出检查汇报给上级和政府回话。
缺陷和弊端分析:
1、浪费资源和人力物力
2、针对性差,大都是应付,应付成自然反而成习惯性应付,该重点做的没做,反而可能出问题。
3、在无序的检查中破坏了企业制定的工作计划,安全布置,精力用在应付报告中,本职安排好的时间耽搁了,带来新的问题,事多没做完,就快做,形成质量下降,隐患添加。
4、太多的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应付了事,过多会影响到主业工作,营销效益,企业反感频繁检查,间接导致安全部门在企业地位下降。
二、灯下黑为何比较多
1、道理同医生不会发现本人得病。
2、道理同自家的孩子最乖。
3、道理同看惯就不是问题。
4、内部情况复杂,不敢管直到慢慢习惯性看不见。
5、长期以来没出问题,视而不见。
6、顾虑,领导看见都没意见,本人提出视乎不妥。
7、这个问题很普遍,大都没事,本人提出会不会得罪人。
弊端修正措施:
1、邀请靠谱的朋友协助检查,既不会得罪人还可以交流学习。
2、请一些有职业道德的安全专家协助检查。
3、组织基层安全员在本单位或是和兄弟单位内部交流检查,不通报,检查结果不报告领导,不难受。
三、检查结果难以信服
1、检查者本身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能力不足。
2、受检单位和检查者对事物认知标准不一致。
3、检查标准不科学。
4、检查提出的整改要求和受检查单位经济技术难以实施整改。
5、检查标准过高,超出当前企业整改投入经济能力或当地技术能力条件局限。
6、检查者和受检单位沟通缺乏合理性说服。
弊端修正措施:
1、图谱化检查表,将是今后检查的重要参考,减少避免文字标准认识上的误区和差异。
2、图谱化和可视化检查标准,便于受检单位能够直接认识和对照标准整改。
3、对问题产生缘由是历史构成,建设时的符合的技术标准和现行标准不符,应合理科学分析风险后制定整改措施,避免一刀切对企业的影响。
4、严重问题还可邀请知名务实安全技术专家研讨后评估制定措施能否无效合理。
四、检查而不分析,导致整改只是现象未处理根源,
标本兼治目的是关键。
1、多数反复隐患问题是根源问题。
2、行为问题很多是不是员工问题而是背后管理问题。
3、设备问题的先天缺陷背后的涉及部门众多,不是现场部门能处理问题。
4、上行下效问题,只处理基层问题,不治根。
4、未分析到根源不能做到标本兼治。
五、查啥如何分析?
1查领导能否真注重,2查各职能能否真履职,3查技术能否真对标,4查现场能否真规范,5查员工行为能否真守章。
上一篇:什么是产前检查?做好产前检查和诊断,助你生出“优质宝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