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特殊的日子,聊一聊“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脊梁已断的日本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666篇原创文章:

2021年9月18日,距离日本正式发动侵华和平,打响侵略中国第一枪的1931年9月18日,已经过去了整整90周年。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和平,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降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和平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和平的起点。

在这样一个带有耻辱和警示意义的特殊日子里面,预备和各位朋友有点深度地,聊一聊日本这个国家。

客观来说,现代中国人,特别是没有真实的和日本这个国家有过接触的中国,对于日本的认知和理解,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其实很片面的。

但是片面不代表就是错的,真实而又全面了解日本的朋友,可能更有体会,这是一个如何奇葩的国家。

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国,奇葩至极的倭寇海贼,都没有属于本人的文化和精神传承的小小岛国,却在近现代,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耻辱和深刻的伤害。

老祖宗说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这样的恶邻,即便在和平时代,也值得时辰保持警惕。

解读日本,看清本质,洞悉要挟,建立认知,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

白山黑水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已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

图片来源:网络

1

日本无处不在的“小”,是日本这个国家深入骨髓的病根

2021年日本奥运上,有一个笑梗不测走红:

图片来源:网络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这句话其实是个梗,最早出自中国的一名赛艇运动员,他本来想说毕竟下一场是对战小日本;,因为是媒体采访,说小日本不好,赶紧就改口称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上面是当时的采访画面。所以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选手实际上是说对方是小日本。

笑梗归笑梗,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一个小字,或许是真正地点出了日本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和病根。

在和平时代,不管是简单的旅游,还是文学艺术作品,各个维度去看日本这个国家,乍看之下,没有什么太奇怪,挺正常的一个国家,但是实际上,只需稍微深入的了解日本,特别是翻开日本这个国家近现代历史来看,就会发现这个国家,其实非常的奇葩。

当然,这里的奇葩绝对是贬义词,大家可以理解成精神不太正常的意思。

日本是一个骨子里面很极端的国家,日本的极端,可以用一个东西来描述,那就是绣花针的两端。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而言,永远没有中正平和的气质,不是一头钻死,就是迟钝至极。

所以注定的这样的国家,非常喜欢做的,就是走极端。

日本因为“小”而刻在骨子的病根,导致了这个国家长期以来,都是很病态扭曲的一种形态

1931年的时候,日本其实小日子过得很不好,别说不错了,吃饭都成问题。

工业时代的序幕拉开,只要区区3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日本,除了机器,技术和资金以外,一头缺原材料,一头缺消费市场,要想谋求发展,那么摆在日本的面前,有两条路:

要么是心甘情愿做个发达国家的代加工国,就像今天的东南亚小国家一样,血汗工厂,剥削劳动力,时间换空间,慢慢发展起来;

要么是转移矛盾,穷兵黩武,发动和平本人辛辛苦苦种田收粮吃不饱,还不如磨快了刀,出去抢大户。

不然为什么被叫做倭寇海盗野蛮之国呢?现实上日本在工业革命时代也是这么打算的:养了几十万的陆军,东亚地区最大的海军,穷兵黩武,让本来就拮据的日本财政和经济环境,愈发艰难,为了用无限的资源博最大的利益,政府、军队和财阀把运作成本压缩到最低,榨干日本底层人民的最初一滴血。

1930年左右,美国经济出现了大萧条,美国大萧条引起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也在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矛盾激化了。

据统计,日本在经济危机中失业率达到15%。

无数企业破产停工,近百万日本工人得到工作,有的农民只能啃树皮充饥,有女儿的人家,便把女儿卖到妓院做妓女。

城市和农村,一片末日景象。

那是一个昏暗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处于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价值重塑冲击,同样对于日本这样的小国家来说,也不能幸免,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论是想改善生活或者实现野心,日本都必须走出去。

日本的国土太小了,这是硬性条件,难以改变,穷兵黩武的日本,虽然已经开始接受工业文明的洗礼,但是落后野蛮的倭寇海盗,抢虏掠夺致富的思想,很显然,没能与时俱进,所以,工业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带来思想的进步,所以日本在国内经济矛盾日益激化,民不聊生的背景下,开始思考“抢谁”的问题:

向东是太平洋,向北是惹不起的苏联,西边是还处于分裂散乱的中国,以及自古以来都没雄起过的东南亚国家,说句不客气的,比日本还贫穷落后。

向哪里动手,日本不难做出选择。

小日本把本人比喻成蚕,将中国看做是桑叶,怀揣着天狗食日的雄心壮志,将掠夺的眼光,锁定在了中国的身上。

一切冲突的根源都是利益,而打破平衡和规则,永远是最原始的贪婪和人性愿望

小日本,小日本,一个“小”字,还真的不是讽刺揶揄,而是真正成为了这个国家深入骨髓的病根。

因为小,日本人骨子里面是自大的,是危机感常在的;

因为小,就对大的事物有着无穷的想象和觊觎;

因为小,所以让日本这个国家敢做极端的事情。

小人物最大的心愿,莫过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典型的爽一把就死,还死无遗憾的意思。

现实上,日本不断以来就是这样的行事风格:

早在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刚打完村架,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就敢幻想建立亚洲大帝国,先降服朝鲜和中国,再进兵印度。

二战打到一半,都还没搞清楚和美国的差距,就敢跑去轰炸珍珠港了。

如果不是当时中国军阀混战,内乱不止,那日本这种上蹿下跳的小做派,估计就是另一个历史了。

但是小做派,难成大气候,很多结果,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日本的矮小,无处不在(图片来源:网络)

2

“菊与刀”日本人文精神的底色,就是极端的两张脸

精神指点举动,而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底色,有一本书,是很值得分享的。

那就是《菊与刀》

图片来源:网络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文化人类学著作,初次出版于1946年。

全书并不长,共十三章,附一些日本词的正文和全书索引。除前述首尾两章外,从对和平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不断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学到传统。 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日本皇室家纹“菊”和意味武士身份的“刀”作为一组对比鲜明的矛盾的意象,从他者的角度对日本文化中看似矛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阐释和解说,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

要想看懂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逻辑,那么弄明白菊花和武士刀,对于日本人的精神意味意义是什么,很重要。

很简单,慕强和残暴。

日本从来不是一个文化和道德主导社会进步发展的国家,倭寇海贼发家,丛林法则环境,再加上上面说到深入骨髓的“小”病根,构成了日本特有的精神文化。

用菊与刀来描述,是非常巧妙的一种比喻,对强者献菊,对弱者挥刀。

这是很多中国人永远难以理解日本的根本缘由所在。

野蛮,是日本人的精神精髓,上位者必须时时拔刀来证明本人的强大,甚至构成有规律的欺凌习惯,为的,就是防止下边的人糊弄本人,觉得本人好欺负。

军国主义的本色,下克上,就是这么来的。

《菊与刀》这本书的出发点,其实可以看做是为了给二战以后的美国实现对日本的长久控制,进行的文化调研。

其中有一个观点是这样的:日本慕强,一定会在强大武力之下投降屈服,但是对于野蛮人的殖民成本太高,最好要保留日本原有的社会结构。

精神控制,物质控制,打断日本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脊梁,足够了。

所以时至今日,日本虽然在二战的失败是因为美国投放的原子弹而最终导致的,但是对于强者美国,不断匍匐顺从。

而对没有真正意义在正面战场上对日本实现碾压和摩擦教育的国家,日本只需无机会,一定会拔刀相向,毫不犹疑

识字的野蛮人,对日本的形容,毫不夸张。1894年11月《纽约世界报》谴责日本时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虚拟怪兽“哥斯拉”,被世界视为日本精神世界的映射(图片来源:网络)

3

90年弹指而过,日本对中国的觊觎之心依然不死!

时代虽然变了,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对比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有些东西和遗毒,却依然存在。

九一八事变发生90年后的今天,日本当局以钓鱼岛为支点煽动民众对华敌视情绪,鼓吹所谓“中国入侵”,渲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针对中国进行扩军备战……

侵华日军们虽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军国主义幽灵却以另一种方式仍然活跃在如今的日本社会中。

首先明确两个观点:

1、台湾省是中国的,没有争议;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确凿无疑的。

2021年的918留念日,不忘国耻,铭记先烈的同时,也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帝国思维,对中国的觊觎和贪婪,依然没有消失!

图片来源:网络

4

另一面看日本:匍匐在资本之下,又对中国极致鄙夷

客观理性地来说,其实中国民众和日本民众互相之间的认知和看法,是有严重的隔阂和差别的。

有一个中国人,当然属于那种条件比较好的群体,去日本旅行,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日本的商户,老板,在接待中国人的时候,那个变脸的速度,几乎匪夷所思:

正面服务和买卖的时候,满脸笑容,态度谦卑,服务的满意感觉非常到位,甚至可以说得上专业,甚至可以形成极度诚恳的假象。

但是,一旦转过脸去,就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吃肉喝血,各种恶毒的诅咒和辱骂,几乎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晓得缘由,还以为遇到了精神分裂的病人,现实上,绝大多数的日本人,接待中国人,都是这个德行,很少有例外。

在日本,民意调查,只要10%的日本人,选择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感官,贴上“敌对”的标签。

绝大多数,都是鄙夷,歧视,甚至是厌恶。

看懂了上面说的菊与刀的逻辑,日本商人当面的好态度,其实拜的是金钱和资本,而不是人。

对中国人客气,那是因为看在收入和赚钱的份上,这才是真相。

真正让日本这个国家发自内心去敬畏和尊重,反而是美国,这才是现实。而恰恰正是美国,在战场彻底的打败了日本,并且在经济和产业发展过程,打断了日本的脊梁。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写在最初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说今论古,谈了几点我个人对日本这个国家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对于这个已经带给中国大地无尽耻辱和伤痛的国家,绝对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认知和了解它的本质和问题。

九一八事变已经90年,二战结束也有76年了。

现实上,按照日本的病态和野蛮本性,就算2021年了,日本还是没有对中国,有真正意义上的敬畏和尊重,

大多数日本人是和1945年以后的历史对话,他们很少有人会把过去的和平和当今的日本联系起来。和平历史离他们很远,叠加被篡改扭曲的教育和历史真相传递,大多数日本人其实是很容易被煽动起来敌视中国的。

90年前,日本开启了中国侵略,90年后,日本依然蠢蠢欲动,贼心不死。

9月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

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早已不是90年前的样子。

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捍卫国家的合理权益。

奉劝日本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法理,尊重规矩,不使用武力要挟处理彼此间任何争端。

以史为鉴,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而吾辈中国人,更当自强不息,不忘国耻,励精图治,如果日本不服气,贼心不死,嘴炮可是处理不了问题的。

图片来源:网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