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过着本人的生活,谈着别人的忧伤,替他人谋发展,为本人磅礴,却把本人的生活过得乱七八糟。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一忍再忍,每一次都觉得到了迸发的边缘,可这哪一次不是行百里者半九十,都死在了成功的边沿,我们焦躁、冲动、爆裂、泄气、反思,最初还是选择回归生活。我们缺什么?真的是缺乏个筹码吗?
地下的火,冲腾,总有一天会把我和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回头看,我们会像圣人一样;往前看,哪一个不是个大傻叉?事情的发展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想当年,始皇帝传位于扶苏,是不是结果就不一样?想当年,崇祯帝没有活剐了袁崇焕,是不是结果也会不一样?看看过往,总是让人有无限的遥想,其实看不透其中的局限性,这顶多也就是瞎想。
身在其中,总是要权衡利弊。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我相信,始皇帝和崇祯都是经过本人权衡才做出的决定。身在其中,自然身不由己。这就是局限性。
历史的局限性是个好东西。秦始皇是没有玩过哔哔机的,拿破仑也没有玩过大哥大,那些风光一时的大人物幸亏都灰飞烟灭了。要不然,活到今天的鲁迅先生,不是我们把他气死,就是他把我们气死。
人生也有局限性。你的父母、你的姐弟、你的学习、你的遭遇、你新组建的家庭、你的孩子、你的性情、你的工作、你周边全部人文环境……很多、很多,构成了你的牢笼,你就是其中数字化的一个符号。没有人会马马虎虎成功,你也一样,在这个大网中,你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就是你所拥有的全部资源和禀赋,想突然迸发?先问问它们答应不答应。
有人会说这历史上有没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突然就成功了呢?额,好像是在两汉时期有那么几个人,似乎突然就迸发了,比如韩信、刘邦、刘秀、王莽。历史上争论最多的,也就是这几个人了。这历史就是这么奇怪,牛人,也都扎堆出现在那几百年里。
这其中分析的头头是道的缘由很多,有兴味的可以多看看,开开眼。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韩信和王莽。一个是受胯下之辱,一出世就是荡平天下的大将军,这怎样可能是一个游走街头的无赖?一个是中国第一个民选皇帝,一出手就是超前几百年的政策,怎样可能?穿越过去的吗?
放下成见,我们会发现,成功,所谓的成功,根本不是什么走向权力的顶峰,也不是为人类做了多大的贡献,而是活着,开心、快乐、无忧的活着。泥做的人,终归是要尘归尘,土归土。韩信死的那一刻,或许他明白,或许他不明白,他的贵族梦早已拖了历史的后腿,刘邦早晚都容不下他;王莽被做成展品的那一刻,或许他觉悟了,或许他没有觉悟,草根出身固然让他有很多想法,可所有既得利益者没有觉悟啊,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一帮共同意志的坚定支持者,失败早晚的事儿。
这就是局限性,困死你的局限性。你能够做的就是开心快乐地思考、坚持不懈地锤炼,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