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非常厉害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无论是定远侯班超出使西域,纵横万里将西域收拾的服服帖帖,还是终军自动请缨出使南越,慷慨就义的故事,都激荡着每一个国人的热血。在这些英雄的故事中,有一个人显得极为耀眼。这个人可谓是唐代第一牛人,那就是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王玄策的早年经历不详,他的历史记载是从当县令开始的。贞观年间,达摩伽陀国派来使臣朝见皇帝李世民,而按照礼仪,大唐也需要派遣使者对等敌对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王玄策被选为副使,出使了这个叫做达摩伽陀国的国家。
第一次出使让王玄策积累了经验,回国后没多久,王玄策被拔擢为正使,带领三十余人出使天竺。所谓的天竺就是印度,而当时的天竺并不像现在的印度那样统一,而是分为许多小国,其中比较大的有中天竺和北天竺,其中就包括玄奘西游去的那个戒日王朝。王玄策到地方的日子很不凑巧,正好赶上中天竺内乱,王玄策被扣押。对于当时国力鼎盛的唐朝而言,使臣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倍受尊崇,唯独天竺扣押了大唐使臣,而这让王玄策怒不可遏。
但是事情到了这里,并没有按照意料的情况发展。按照一般人的看法,王玄策这个时候应该仓皇回到大唐,向皇帝哭诉天竺人的暴行。但是王玄策并没有这么干,他逃脱了天竺人的枷锁以后,没有前往大唐而是进入了泥婆罗国。这个泥婆罗国,其实就是现在的尼泊尔。王玄策到了泥婆罗,然后转入了吐蕃,并且在吐蕃发布了檄文。这个檄文其实就是一份讨伐文书,上面控诉了天竺人的暴行,最终从吐蕃和泥婆罗借出来了近两万名士兵。而借到了兵的王玄策,则一路怒冲冲的杀入了天竺。
王玄策之所以这么做,次要有两个缘由。第一个缘由是因为,天竺人这么嚣张,王玄策作为大唐的使节,必须要彰显国威。这次要得益于中国古代的使节权力都比较大,无论是班超出使西域还是张骞出使西域,临机决断的成分都非常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天竺当时已经隐约有统一的趋势,戒日王朝之前已经占据了天竺三分之二的江山,而一个统一的天竺并不符合唐王朝的利益。基于以上两个缘由,王玄策才做出了借兵两万人横扫天竺的事情。
除此之外,王玄策的战果也十分耀眼,他俘虏了天竺男女两千人,牛马两万,以及天竺国王和王妃押送到了长安献俘。由于王玄策的突出贡献,李世民封了王玄策为朝散大夫,但由于玄奘的事迹珠玉在前,所以王玄策的功劳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注重。不过,王玄策荡平天竺带来的实际好处,却十分显著。由于天竺被荡平,从吐蕃到天竺的通道被打通,唐王朝和天竺的交流日益活跃。
此后,王玄策再次出使天竺。这次天竺人对王玄策就十分客气了,不但为王玄策一行人掌管大会,还送了他们很多珍稀宝物。而到现在为止,印度的很多地方,还有着当年的传说,足见当年的王玄策对于当地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上一篇:解析东汉和平:东汉大军南征!岑彭引兵3万,荡平荆南地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