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赋逐个马铭清
松挺郁郁,德垂馨馨。抱尘心以遗世,落地表而生根。寿千载而沧桑,历四时而绚丽。或笼百里之壑,遮月蔽天;或瞩万仞之巘,负阳接阴。顶酷暑之烈日,笑吟晴荫;处严寒之潴水,冷视晨昏。出岩缝而茂盛,拔沙地以欢欣。霜雪之辱,长青而难改;风雨之躏,孤高而逾贞。恨有御封之誉,却警自省之钟。纵然身枯,仍有冲霄之志;若非心死,岂忘地载之恩!于是密叶悬针,破凝云而竞秀;劲干顶风,伴明月以清心。邀鹄鹤以为侣,友梅兰而为邻。隐旷野以寄傲,处幽谷而修身。舞雄躯以百态,神韵卓绝;张虬枝而千奇,怪骨嶙峋。或驻山颠,若骚人之苦吟;或悬绝壁,若羽士之飞腾。或垂石崖,若佳人之浴发;或卧水滨,若隐者之抚琴。况乃柯叶层叠,媲云霞之金碧;枝干蜷曲,夺天地之神工。或布棋而待奕,或化龙以旋升;或临风以邀月,或挥手而迓人。寄幽情于山野,得真趣于红尘。若陶令之在野,酒乏而心无役;犹严子之垂钓,道隆而志不贫。是以斯松,有何物以挫其德焉?高挺千尺,接星斗而凌云;秀冠万木,出蓬蒿而不群。承蒙圣人之识,气更铮铮;幸逢左思之咏,姿逾彬彬。令王者之膜拜,受君子之崇尊。诗家称颂,墨客摹临。纵乏鲁班之遇,无添宫阙之庭。则披罡风以自娱,吐馨香而自芬。有绚丽之质量,何执意而争春?观三冬之大野,笑万紫则何寻?
韵依中华新韵十四部各家评论著名诗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丁芒先生:这篇青松赋从“人格化”的角度来书写其品格,将古今有关松树的典故、人物、景象融汇其中,充分展开想象,巧妙构建,一气贯底,读去但觉一位伟岸、高德、清雅之士,兀立眼前。这是以小见大、以实见虚的高明写法。著名辞赋家马培国: 自古咏松者颇多,唯此篇大气而凛然,松之浩气!松之高德!令人耳目一新,读来过瘾!著名辞赋家马德实:铭清老师是当代我国辞赋界的杰出作家,栋梁之才,领军级人物。优秀大作骈肩接踵。是赋又是其诸精品大作中的佼佼者。是赋描写对象——松树,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吟诵了成千上万遍。作者敢于知难而进,足见其勇于挑战、敢于攀爬创造新高峰、新奇观的可贵精神。学习此赋,确是标新立异、高人一筹之作。是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松之德。通篇围绕一个德字,层层展开。第一自然段点名主题后,描述松树在与气候因素接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崇高品德(这种品德当然是作者根据自然现象,凭本人的才华演化出来的)。第二自然段描述松树在各种位置、各是赋在描述各种与松树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松树各种姿势的基础上,凭仗本人过人的才华,丰富的想象,演绎出松树的各种美德。不尽描写极其生动,而且演绎贴切自然,不反复,不牵强,不模糊。这一点非高手莫可为。种姿势中表现出来的美德。第三自然段用文人墨客对松树的赞扬从深度上进一步渲染肯定松树的美德。
著名辞赋家庄河教师:问好铭清 !如青山兄所言,确实好赋!最为欣赏——纵然形朽,仍有冲霄之志;若非身死,岂忘地载之恩!这该有多大的志气和多崇高的质量通篇读来大气凛然,仿佛置身于松林而忘情于世俗,是以斯松,有何物以挫其德焉?问得好!松之高洁呼之欲出!著名辞赋家刘青山:铭清下工夫了,松赋多多,难有敌此者!著辞赋家凝樱子:马兄作赋,愈发精进了。且见马兄风骨附于笔下,亦为自照之品。做赋到此,若再评甚句法章式,已然多余。其中说理引典亦有功夫,进步之快,使人骇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