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摟(阿搂),◆揉搓。○[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二摺:“抖搜的寶釧鳴,僝僽的雲髻鬆,阿摟的湘裙皺。”
扒摟(扒搂),◆1.方言。用手或工具把東西歸攏在一起。如:扒摟柴草。◆2.方言。用筷子把飯連續地撥到嘴裡。引申指匆匆吃飯。○[老舍]《駱駝祥子》二一:“胡胡塗塗的扒摟了兩碗飯,他覺得非常的無聊。”
胡摟(胡搂),◆方言。猶收拾,歸攏。如:這個桌子髒得很,你拿抹布胡摟胡摟吧!如:他趕緊把地下撒的麵胡摟起來了。
浪包摟(浪包搂),◆見“浪包婁”。
離摟(离搂),◆1.見“離樓”。◆2.猶糾纏。○[三國][魏][嵇康]《家誡》:“不須離摟,強勸人酒。”參見“離婁”。
摟把(搂把),◆鋤地,培土。○《人民文學》1981年第6期:“春天,爺兒倆把半畝地摟把摟把,刨些坑。”
摟包(搂包),◆兜攬買賣的中間人。○《人民日報》1951.11.8:“[北京市][德勝門]關廂是全市騾馬买卖的中心,這裏的买卖一向被馬店和摟包把持。”
摟抱(搂抱),◆擁抱;用胳膊攏着對方。○《警世通言‧樂小舍拚生覓偶》:“恨不得走近前去,雙手摟抱,說句話兒。”○[清][李漁]《奈何天‧擄俊》:“雙雙摟抱,剛剛湊巧,刀尖入鞘。”○[林海音]《城南舊事‧驢打滾兒》:“[宋媽]心疼得什麼似的,立刻摟抱起弟弟。”○[李劼人]《天魔舞》第三章:“還有一種流行的別致動作,例如男的女的摟抱着走。”
摟處(搂处),◆摟抱處女。語出《孟子‧告子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後漢書‧崔駰傳》:“非不欲室也,惡登牆而摟處。”
摟帶(搂带),◆裙帶。○[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摺:“解下這摟帶裙刀,為你逼的我緊也便自傷殘害。”
摟伐(搂伐),◆拉攏、挾持他國一起征伐。語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清][魯一同]《秦論》:“小國困誅求,大國倦摟伐。”○[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跋》:“擬以[春秋]摟伐而亦重同盟,方之[戰國]縱橫而未聞游說。”
摟溝子(搂沟子),◆奉承。○《蕩寇志》第八八回:“一個女兵會摟溝子,插嘴道:‘姑娘強多哩![祝將軍]與姑娘,真是才郎配佳人,天下沒有。’”
摟攬(搂揽),◆兜攬,包攬。○[宋][缜密]《齊東野語‧洪君疇》:“摟攬番商,大開賄賂。”○[宋]《燕翼詒謀錄》卷四:“士大夫治小民之獄者,縱小民妄訴,雖虛妄灼然,亦不反坐,甚而聽其驀越,幾於摟攬生事矣。”○《朱子语类》卷逐个八:“大凡一等事固不可避,避事不是功夫。又有一等人情底事,得遣退時且遣退,無時是了,不要摟攬。”
摟羅(搂罗),◆1.謂辦事能幹。○《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引[唐][蘇鶚]《蘇氏演義》:“樓羅,幹了之稱也……蓋樓者,攬也;羅者,綰也。言人善幹辦于事者,遂謂之摟羅。摟字從手旁作婁。”◆2.引申為綠林之從卒,即嘍囉。○[明]徐渭《南詞敘錄》:“摟羅,矯絕也。○[唐]人語曰:‘欺客打客當摟羅。’今以目綠林之從卒。”
摟搜(搂搜),◆1.吝嗇。○[明][李翊]《俗呼小錄》:“鄙嗇計較者為摟搜。”◆2.奚落取笑。○《金瓶梅詞話》第九四回:“我買將你來伏侍我,你不憤氣?教你做口子湯,不是精淡,就是苦鹹;你倒還對着丫頭,說我幾時恁般大起來,摟搜索落我!要你何用?”
摟算(搂算),◆估算。○[郭澄清]《大刀記》第十九章:“我摟算着,再有四五個鐘頭,就能挖到敵人據點的壕溝。”
摟賬(搂账),◆算賬。○[老舍]《駱駝祥子》十七:“作了兩個月的買賣,粗粗的一摟賬,不但是賠,而且賠得很多。”
摟火,◆方言。开枪。○《参花》1984年第2期:“他嗖地拔出手枪,对着喜鹊就要搂火。”
吞摟(吞搂),◆猶侵吞。○[浩然]《艷陽天》第一三一章:“你讓我倒賣糧食,還吞摟我的小米子。”○[浩然]《艷陽天》第一三四章:“結果[馬之悅]起了不良之意,把小米子全部給吞摟了。”
挽摟(挽搂),◆牽引。○[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歷寄子由》詩:“入谷驚蒙密,登坡費挽摟。”
上一篇:「京剧行头」京剧之二衣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