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焦作必须“拼”和“专”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焦作晚报》2020年6月19日02版

图安逸只能故步自封 走出来才知世界精彩

“晋江经验”教会我们“拼”和“专”

炎热的天气,挡不住焦作市“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学员对“晋江经验”的渴求。6月18日,专题研修班学员分成两组,到晋江市9家现场教学点取真经。

专题研修班学员在盼盼食品集团调查学习

晋江市展馆是学员取经的第一站,展馆以图片、文字、模型、场景、影片以及多媒体互动为次要展现手段,全方位解读“晋江经验”的丰富内涵。“昨天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了‘晋江经验’,今天来现场感悟,理解得愈加深刻。”一名学员说。他拿出手机,用图片记录了重要的内容,称“回去还要好好消化”。

晋江市三创园是晋江重要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之一。该园区以科技创新、科研孵化为主导,以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为核心,以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互联网+、新材料(石墨烯)、新能源、智能制造、节能环保、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为重点,努力打造海峡西岸“智岭·慧谷”、福建“中关村”。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促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汇聚创新资源、孵化创新企业”的功能。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配备制造研究所是福建省“智能制造”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严重创新平台。在这些教学点,学员们细心听、认真记,全身心投入学习。河南蛮蛮云计算技术无限公司董事长高军良说:“来参观前就做了功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这样的现场教学很直观,效果不错。”

五店市传统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在城市发展中,晋江市以“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的发展定位,通过保存传统街巷肌理格局、特色古建筑等载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老年人觉得复古,年轻人觉得时髦,华侨觉得很乡土,晋江人觉得很侨乡,外地人觉得很闽南”。解放区区长赵海燕在现场学习后感触地说:“晋江对五店市传统街区保护性开发的方法让历史遇见未来,让城市有质量、有内涵,值得自创。”

安踏集团、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无限公司、盼盼食品集团等公司的产品深植于千家万户,这些公司的发展历程、品牌打造之路、企业内涵,让学员们开阔了眼界。“不管是做薯片还是芯片,都要掌握核心技术。只要这样,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场教学中的这句话,博得了学员们的热烈掌声。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无限公司董事长买银胖说:“对标先进,我们的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学习先进企业的理念,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厦工机械(焦作)无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攀曾是我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学员,他在现场教学中格外认真。“走出来看看,学习先进经验,能更清晰地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王攀说。

与现场教学老师互动,是学员们取真经的好办法。在磁灶镇大埔村和晋江陆地港现场教学点,学员就各自关注的改造资金筹集、平安村庄建设、企业外贸服务等问题与老师交流,从晋江成熟的经验中找答案。

从课堂到现场,从焦作到晋江,思路越来越清晰,方法越来越丰满。“晋江经验”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内涵,深深刻在了学员们的脑海中。大家纷纷表示,图安逸只能故步自封,走出来才知世界精彩。学深悟透、取到真经是研修的目的,“晋江经验”教会我们“拼”和“专”,回去后要尽快让“晋江经验”在山阳大地各行各业渗透、扎根,让焦作在中原愈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智玲/文 赵林峰/图

安平桥上读晋江

“天下无桥长此桥”,这句话描述的是位于晋江市的安平桥。安平桥俗称五里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有安平桥,今有“晋江经验”。晋江,这座陈旧而又时髦的城市,有哪些值得自创的精神密码?

始建于宋绍兴八年的安平桥

听安平桥往事

晋江安海镇地处晋江与南安的交界处,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商贸重镇。安平桥位于安海镇西畔,是横跨安海港通往南安水头镇的一座梁式石桥,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在古代,安海为什么要建这么一座跨海长桥呢?

据历史记载,安平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于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告竣。当时,安海港海交贸易非常繁荣。然而,船渡的艰难严重影响港区货物的吞吐,制约了当地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修建一座横海桥梁,便成了当时、当地民众的心愿。

在万顷波涛上架设桥梁,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令人惊叹的是,天大的难事被晋江人做成了:安海的殷实商人纷纷捐款用于造桥,往来于安平商圈的外地商人也积极捐款,寺庙的僧人也带头劝募建桥,营建群策群力的建桥氛围。“众志之和”历14年,安平桥最终建成。

安平桥由花岗岩石料构筑,全长2255米,共有疏水道362孔、桥墩361座、桥板2308条,整个工程包括桥栏、桥台及附属建筑等需石材4.5万立方米。据相关材料显示,安平桥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最长的石桥;世界用石料量最大的石桥;世界上独一在一条长桥上因水势不同而采用三种不同桥墩的古桥。

初建耗时14年,屹立不倒近千年,安平桥体现出晋江人的合力与智慧。这座陈旧的安平桥,包含了晋江人民多少智慧、辛劳和血汗?如今,安平桥被称为历史之桥、文化之桥、商贸之桥、友谊之桥和合力之桥。

悟“晋江经验”内涵

万里波涛朝五里,一江风月沐千年。6月16日下午,记者穿过桥头的听潮楼,来到安平桥上。安静的午后,桥上行人寥寥,脚下的每一块石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像蒙了一层金沙。驻足停留,轻抚沧桑的桥板,仿佛能听见这座古桥吹响的新号角。

触摸历史,思考现在。800多年的悠悠岁月,打磨了安平桥上的每一块梁板,浸染了每一处栏杆,似乎带走了什么,又仿佛留下了什么。带走的,是岁月的尘沙;留下的,是晋江人自古就有的移山填海气魄,敢为人先、爱拼能赢的创业特质。

这种特质是一份文化传承,它积淀千年再次迸发,成就了现代晋江的经济发展传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9届位居全国前十,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6年位居全省县域首位,用福建省1/20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1/16的GDP;2019年,GDP完成2546.18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5930.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1.62亿元;2020年一季度,GDP完成444.6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4.41亿元。目前,晋江拥有2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制鞋、纺织服装)、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建材陶瓷、食品饮料、配备制造、纸制品、新材料)、46家上市公司、4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等16个区域品牌。晋江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县域之一,相继落地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福大微电子研究院,引进建设9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和三创园、福大科教园等一大批科创研发平台,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读史悟今,安平桥上看晋江,焦作该学啥?那就是,坚韧不拔、实实在在的“工匠精神”,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晋江经验”。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智玲/文 杨帆/图

《焦作晚报》2020年6月19日03版

在晋江人看来,“晋江精神”背后的精神密码之一是——

拼来经济发达 不忘家风家训

据相关调查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离婚率也相对越高。然而,经济发达的晋江却像一个世外桃源,离婚率非常低。当地人说,民风憨厚是根本缘由,这也是“晋江奇观”背后的“精神密码”。

记者在去晋江市区采访的路上,的哥吴师傅无意间聊起了一部2017年拍摄的电影《海角有个五店市》。电影以当地民国时期真实故事为原型,说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丁师傅用带着骄傲的口气说:“我们这里都很注重家庭、婚姻,很少有动不动就离婚的。”

无独有偶。晋江市委党校的工作人员林老师也在无意间聊起了婚姻话题:“我老家是福州的,来晋江后,基本上没听到过身边人有离婚的,要是夫妻俩整天为家庭矛盾斗来斗去,我们晋江人哪有心思干事业?”

“论德论功论爵,尊尊亲亲,千年公道如见;自唐自宋至今,子子孙孙,一脉奸诈永存。”晋江市著名的蔡氏家庙里,有这样一副对联。

从古至今,晋江人就看重品德修养和伦理观念。

不少晋江人告诉记者,闽南有句俗语叫“花美靠颜色,人美靠品德”,品德中最重要的是“忠孝廉洁”。

新时代,晋江人在传承、创新憨厚乡风的路上同样不遗余力。据引见,晋江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乡村管理体系建设试点,近年来十分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把人作为城镇化和文明建设的核心,既推动城市文明“城风乡渐”,又鼓励乡村文明“求同存异”,倡树文明乡风,成为全省典型。

承继传统家风上,晋江市兴修了晋江家风家训馆,收集晋江各地诸多家族祠堂里的家训文字,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现,以传达晋江人传统的家庭观、社会观和文化观,使更多人感受经典家训的文化滋养,让更多家庭传承淳朴向善的优秀家风。记者在该馆了解到,这里有“修齐治平”木匾,有以古代良母教子故事为原型的雕塑,还有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家训内容,以光大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2018年,晋江还设立家风书场,引进文艺意愿服务,定位为主题性、公益性、常态性的家训家风教育基地,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多姓氏聚居的村落里,和睦相处、荣辱与共、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的民风民俗依然在陶冶着新一代村民的精神。

在崇德尚行树新风上,晋江突出爱桑梓敬乡贤、同乡井共守望、尊法律守规矩和学雷锋讲奉献四个主题,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公益文化、规则文化和意愿文化。以群众身边的好人、能人、带头人为“新乡贤”,广立“善行义举榜”,表彰“美丽晋江人”,将其事迹纳入乡土教育,引导群众恭敬桑梓、见贤思齐。

“心常坦荡,求真积学明仁义;气贵平和,履善思贤教子孙……”“传家读与耕,兴家俭与勤;休做过分之事,休侵公有之财……”在晋江人熟悉的家风家训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可爱、和谐、美丽的晋江。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邂逅小巷书店

6月17日,记者走进网红打卡地、具有闽南特色的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在这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AAAA级景点,记者先后和3家书店邂逅,在不经意间发现了晋江最美的城市风景。

风雅颂书局一角

位于状元街旁的风雅颂书局是晋江的老牌书店,红墙黄瓦、木雕精美、屋檐飞翘,一座具有闽南风格的屋子就是风雅颂书局了。黑漆金字的牌匾和对联,有着传统风格的木质书架,处处显示出运营者的用心。浓浓书香里,捧书阅读者或站或坐,沉醉在阅读的世界里。

据风雅颂书局工作人员引见,这里经常举办读书会、摄影展等社会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文化风景线。

离开风雅颂书局,前行几百米,便是在全国范围内颇有名气的“小众书店”——台湾书店。和风雅颂书局相比,台湾书店的门脸就显得“寒碜”多了,斑驳的外墙,狭窄的石质门框,不大的木质窗户,一派低调、内敛的气质。

不用去台湾,就能读到台湾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图书,是很多读者在台湾书店的最大惊喜。木门旁边是一段陈旧的楼梯,每一级台阶上都刻着文学作品里的一句佳句:“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通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梁实秋”“人情味是要发生在彼此不认识的人之间,那才是真正的人情味。柏杨”……看着这样的句子,记者似乎进入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书里描写的那些年代。

晋·书房,是记者在五店市传统街区遇到的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还有两个别名——百姓书房、晋江农商银行三有书屋。这里是晋江市图书馆为了提升城市内涵投资上千万元打造的10个百姓书屋之一,目的是逐渐实现文化资源的普惠性和均等化。晋江农商银行出于品牌拓展和公益服务的考虑,参与共建。

晋·书房的设计以保留闽南古厝特色为主,书架颜色和房屋的木架结构非常协调,高高的书架上摆满图书,古朴、典雅。读累了,抬头向上,便可通过通明玻璃天窗望见蓝天、白云,好不惬意。

在封建社会,地处偏远海滨的晋江出了10名状元,据1994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闽掌故大全》记载,全国共有18个千名进士县,福建省占了4个。其中就有晋江,历代进士1299人,有着“海滨邹鲁”的佳誉。在了解晋江的城市历史后,记者明白了晋江书店密集、文风劲吹的缘由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文 杨帆/图

盼盼集团总裁蔡金钗:

焦作不只山药好

铁棍山药挂面也很好吃

“焦作不只山药好,铁棍山药挂面也很好吃。”6月18日下午,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无限公司总裁蔡金钗的一句话,迅速拉近了和我市“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学员的距离,增进了感情。

当日,研修班学员走进该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按照我们闽南人的礼仪,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是要敬茶的。今天我们人多,就请大家喝盼盼集团的饮料、吃盼盼集团的糕点。”蔡金钗的话里饱含真情。

当学员们得知该公司产品用的山药原料很多来自焦作时,现场气氛立马活跃起来。

“温县的铁棍山药和小麦是最好的。”听到蔡金钗说的话后,研修班学员、温县县委书记毛文明大声说。他走到蔡金钗身旁,和蔡金钗互换名片,热情地邀请蔡金钗到温县、焦作走一走、看一看,并表示对该公司和温县、焦作的合作有决心、有底气。

工作人员引见,该公司董事长蔡金垵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袒露心声:“盼盼食品就是做给亲人吃的。”正是秉承消费者是亲人的理念,该公司才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研修班学员纷纷感叹,立志并努力做有良心的企业,企业才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编辑:李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