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越是想表达高深思想的小说,越容易烂尾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没有看过《进击の巨人》这部动漫,听朋友说,这动漫的思想性很强,探讨的问题也很高深。

后来有一天,朋友跟我说,《进击の巨人》烂尾了。

本人铺开的思想太大,本人圆不回来了。

这种例子,在我看过的一些小说里也存在。就比如《英雄志》。

在《英雄志》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作者对于社会的探讨,卢云代表着正义,杨肃观代表着最多人的最大利益,伍定远代表着底线,秦仲海代表着反抗。

此小说中的许多段落,都能体现作者对于社会的高深探讨。

不断到第22卷为止。

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

因为作者写不出来了。这小说也就只停留在22卷了。二十年都没更新了,似乎最近作者都说不想写了,那些还在追更的读者那个骂呀……

把摊子铺的那么开,问题探讨的那么深,立意立的那么高,最初不是烂尾就是断更,有啥意思呢?

或者说,写个小说,为啥非要那么高深的思想呢?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实就已经很复杂了,孙晓还要弄得更复杂,都探讨生命的本质了。

说到这,我想说说,其实我觉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并不好。

侠在古代,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道德含义,就是重然诺,轻生死,以武犯禁,这就是侠。

比起强烈的道德感,侠更注重的是一种“冲劲”,一种“潇洒”,一种“快意”。

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为雇主两肋插刀。但雇主只用钱是买不动侠的,要用尊重才行。

甚至有的时候,不要钱,只需尊重。

就像侯嬴,是“夷门报关者”,相当于保安吧!可信陵君是怎样对侯嬴的,让他上座,还为侯嬴牵马,到宴席上,为侯嬴敬酒。

侯嬴感动,为信陵君出计策,而侯嬴引见的朱亥,把晋鄙杀了,得到军权。

这要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侯嬴和朱亥这俩人有什么可称赞的吗?然而后世称赞的人还真不少!

最著名的,就是李白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勇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王维也写过称赞侯嬴的《夷门歌》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这二人称颂的重点,并不是“救赵”,而是“慷慨”、“意气”、“然诺”,这些质量,其实才是侠本身的质量

陶渊明对荆轲的称赞,也是如此。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召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当时的人们,称赞侯嬴、朱亥、荆轲,并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事多有道德,而是因为他们有慷慨意气。

那么话说回来了。

金庸写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实就已经偏离侠的本质了。愈加弱化了侠的“重然诺,轻生死,以武犯禁”,而强调其道德感、责任感。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注重道德不对吗?

倒不是不对,关键是,这让“侠”没了特点。

你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医之大者呢,是不也是为国为民?那科学家呢,不也是为了国家的科技发展,百姓的生活变好,是不也是为国为民?那师之大者,是不也是……?

照这么说来,我们可以说一切合法,符合公序良俗的身份,到头来都是为国为民!

在这种说法之下,每个身份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呢?

这就像是一个人本来擅长运动,喜欢说笑,爱吃炸串,能喝一箱啤酒,唱歌跑调,这是他的特点。

我觉得这些特点,比“优秀青年”这个荣誉,更能体现他这个人。

如果说当优秀青年就是一个人的尽头,是“人之大者”,那不免太无趣了。

因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与其说是对侠的升华,不如说是武侠衰落的开始。

顺便说一下,武松在牢城营中的表现,倒有些像古代的侠。

武松便把上半截衣裳脱下来,拴在腰里,把那个石墩只一抱,悄悄地抱将起来。双手把石墩只一撇,扑地打下地里一尺来深。众囚徒见了,尽皆骇然。武松再把右手去地里一提,提将起来,望空只一掷,掷起去离地一丈来高。武松双手只一接,接来悄悄地放在原旧安处。回过身来,看着施恩并众囚徒。武松面上不红,心头不跳,口里不喘。施恩近前抱住武松便拜道:“兄长非凡人也!真天神!”众囚徒一齐都拜道:“真神人也!”

施恩道:“且请少坐,待家尊出来相见了时,却得相烦告诉。”

武松道:“你要教人干事,不要这等儿女相,颠倒恁地,不是干事的人了!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武松也替你去干。若是有些谄佞的,非为人也!”

“一刀一割的勾当”,明显不是什么好事。就是遭到了款待之后,帮着雇主做事。

这个就是古代的“侠”的基本格式了:雇主给侠以尊严,侠为雇主舍生忘死。

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当然要是有“侠之大者”这种思维的人,在拍这段故事的时候,就会往往把施恩、武松给洗白,把蒋门神给抹黑。好让武松做的是一件“行侠仗义”的事情。

但古代的侠,在未经过“侠之大者”的病态升华之前,其实标准没这么高。能为朋友或尊重他的雇主两肋插刀,就算是侠了。

其道德不值得歌颂,然而大家看的只是其慷慨意气。

我看《信陵君窃符救赵》、《虬髯客传》、《大铁椎传》这些故事时,想大呼快哉。

再想起那些动不动写个小说就要探讨人生本质、社会本质的小说,真想说一句,咱写小说能不能简单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