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2023年2月14日 癸卯端月二十四日​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周二作业:隶书,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楷书,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

若波罗密经》,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本来全1卷、32分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分目“特经功德 兮”,计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凡2799字,字径50厘米。经刻历千余年风 雨剥蚀、山洪冲

刻石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明王世贞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贴目》则称:“今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 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1989年《书法》第二期载王恩礼、赖非撰 《铁山(石颂)的初步调查与研究》认为,此刻与邹城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 字径、书体、风格极为一致,由此断定为东岭僧安道壹所书。以上诸说皆无定论, 察其笔势风格疑为北齐人书。据史书记载: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迅速得以蔓延,历经东汉和西晋300多年的发展,至东晋时传入泰山。南北朝时,佛道盛行,周武帝深知沙门祸国,便于建德三年即公因而经石峪的经刻被迫中缀。在这里我们还可看到最初第15行的十几个描红双勾字,只勾勒出了主体轮廓。因而,整个刻石没有落款,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疑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