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无境斋观书录之3:《济南百咏》(附摘钞)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济南百咏》(一名《齐音》)一卷,明王象春撰,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清初修补印本。象春字季木,新城(今桓台)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是编专咏济南风物,所收七言绝句百余首,皆有关历下之名胜、古迹、山水、寺庙、节令、风俗,以及古今人物、遗闻轶事。每一诗后,各附以笺注。书前有象春自撰《引》云:“岁乙卯、丙辰,乱作,就济上而居焉。往来问绎,有感辄书。大抵皆凄惋萧骚之致,而其声发则一归于廉直,无肉好也。”又有友人邹平张延登《小引》云:“今《百咏》所载,千秋得失之林备矣。”书成于刘敕《历乘》、叶承宗《历城县志》之前,故所载史事多被援引,以为故实。即其取名并撰述体例,亦为讽咏济南之嚆矢。后之作者,如董芸《广齐音》、封大本《续广齐音》、范坰《新齐音》、陈永修《平陵齐音》、吴连周《高唐齐音》,联镳接轸,咀风含雅,与山川共相辉映,实源于此书也。山东省图书馆藏有清钞本,取以相校,多有异同。今摘录其文,并附校记于下,聊备吟诵之助云尔。

齐音引

岁乙卯,届丙辰,东方大祲,乱作。余生坐窘,乃易产出,走沂,走沛,又走兖,稍稍延就济上而居焉,趋米贾也。余邑邑济,故居济非客济也。卜一茅于湖央,买小艇舣篱下,又或跨马郊坰,登高而望,寻耆而语,济之概八九于目中矣。晋郦道元谓济南名泉七十二,宇内所无。此入目可见者耳,悬青澄碧,实不尽此。又若太公、桓公之所运营,南燕伪齐之所窃据,与夫山灵川淑之孕,奸臣节士之魂,断碣磨崖之字,冶子女红之感,九首独足之诞,岁时游赏之节,千古旦暮,一往而消沈于此中,何必牛山涕哉?此邦信美,又吾土也,往来问绎,有感辄书,大抵皆慷慨萧骚之致,而其声发则一归于廉直,无肉好也。以齐咏齐,易舌不易性,易性不易舌,因名之曰《齐音》。记曰:夫齐,五帝之遗音也,此不过与山樵野妪、老僧稚牧相共咿哑而成者,齐东野人之遗耳,采风者当附于遭峱俟著之末。㟙湖居士王象春自题。

齐音小引

友弟邹平张延登济美甫题

吾友王季木素豪于诗,雅好山水。由桓台走居历下,自号曰㟙湖居士。一日寄余百绝,凡历之泉石山涧,废亭颓榭,又如于鳞旧楼,吊古探奇,皆成吟咏,自名曰《齐音》。余读之,时咲,时歌,时慨。至“生祠几处在城中”,“此宵又著白松绫”、“南客翩来粜硬粮”,“只是西门送客多”、“几人能诵小东诗”诸什,又穆然深思,咨嗟而不能已。乃叹曰:美哉!洋洋乎大风也。夫情发于志,声而成音。音声所感,如风之鼓物,靡而成俗,而不觉故。谣讴无为之言,其吟写性灵,转移习尚,更真更速。此仲尼删《诗》至齐,敝笱遭峱与鸡鸣之什并录也。况历旧无专志,今《百咏》所载,千秋得失之林备矣。异日大史輶轩采而陈之,亦《三百篇》之旨也。漫书数言弁其端,而益之曰《齐音史》。

济南百咏

稷下王象春季木甫著 男王山立[先名与仁]编藏

门人姜刚子桑甫校 外孙徐元善重校

○初至济

寥天一寉翔高眼,霜洗云山待我来。

今古铺成兴慨地,几人清梦月中回。

举世共囿一尘窖中,熙熙攘攘,大寐不觉。居壤接而蛮触争,清浊分而鸢鵷吓,此岂人尽愚哉?天设方隅限人,如敲鼓予饧以止儿啼然者。余偶伤此,仍穷游于山海,又迁延至济上居之,奋飞而抢于枋也。大地山河,人所不竞,但恐造物悭吝,又以余为跃冶。

○得于鳞湖边旧舍居之

草堂略似浣花居,况是先生手泽余。

不比谢墩争姓字,但须更贮满楼书。

于鳞先生城中书楼,亦名白雪,在碧霞宫西,百花洲上。蕞然一茅,颓敝不堪。晴则见星,雨则仰漏,五易主而不售矣。余以先贤故倍直市之,仍其匾额不忍易。南山递翠,近渚飞香,恨无于鳞佳句酬之。恐屋宇羞余,又作北山移也,柰何?

○历山

凤翼金销十二屏,满城飞送佛头青。

我来结屋称童子,愿向星尊日乞灵。

一方人文,必钟一方灵秘,或秀在水,或秀在山。历则齐之镇山也。近俯埤堄,芙蓉环合,日照烟生,风收岚积,乃泰岱之嫡长孙,齐鲁之青未了。较之余屋边长白,尊甫类似,而苍色过之。信癯伧与好山有缘哉。

○华不注

单椒桀立虎牙悬,锁尽狂奔七十泉。

怪得仙人赤松子,犹将鹿借李青莲。

在府城东十五里,一名金舆山。《水经》云:“不与浮同,如华浮水上。”故名。又云:“青厓翠发,望同点黛。”李太白诗云:“昔我游齐都,登华不住峰。兹山何峻拔,緑秀如芙蓉。潇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余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咲凌倒影,欣然愿相从。”太白与华岫异美,正可相当。此外他举,则稍屈吾华矣。

○趵突泉

嗟余六月移家远,总为斯泉一系情。

味沁肝脾声沁耳,看山双眼也添明。

一名爆流。平地涌高,或至数尺。盖泺水之源也。鲁桓公十有八年,公及齐侯会于泺,则此泉在春秋已显。至晋、唐,名贤题咏最多,今片石无存。即宋代苏、曾、赵、晁诸刻已尽,况其远乎?李、杜既憇历亭,游㟙湖,岂无诗及此?余游而伤之。又思泉过奇胜,何需标榜?人以为“惊风雨,泣鬼神”之句,自泉灵视之,正堪濆泼洗去耳。

○大明湖

万派千流竞一门,岗峦廻合紫云屯。

莲花水底危城出,略似镂金翡翠盆。

湖出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见,蛙不鸣,则又诞异矣。湖既出于居民之北,华峰又落齐城之东北,故凡宅门之北向者,得两收其玅。然于阴阳之向不无少舛,安得巨灵推转地轴,跨高山于负釜哉?余曰:幸此湖幽潜,故散人得而享之。不观之太微星帝王,少微星隐士耶?

○南山

千佛山连大佛山,大千世界此中看。

酒游花事年年好,谁向空岩息野干?

《百丈语录》:“但有一切求心,尽名野干。”余观《山海经》并《穆天子传》,其不经处俱托名神仙,絶无

○玉函山

汉皇东幸登封后,金简何年出玉函?

试向朝云五色处,别寻古篆于高岩。

此山俗名卧佛。《酉阳杂俎》云:“齐郡函山有鸟,名‘王母使者’,汉武登此得玉函,化为白鸟飞去。”余思武帝封禅时,公玉带既于此山得明堂古制,玉函白鸟又复出于此山,此山岂东岳掌书记之职耶?何故匿王母白鸟哉?或曰:“王母见用青鸟,故其白鸟退间于此。武帝不得见王母,见其鸟亦足矣。”其别峰傍岫间,赤文绿字之藏,当不尽此。余安得如陶弘景,尽一翻阅!

○鲍山

因从白雪楼边过,古店荒碑动我情。

云雨山头谁覆手?行人不见叔牙城。

王舍店南有鲍山,山之下有叔牙城,即大夫采邑也。店之东北隅为沧溟故居。鲍,一卷石耳,得借二贤以显,幸矣。于鳞先生当日笃重友谊,慨慷侠烈,或慕叔牙之义而卜隣焉,是未可知。独其身后零落颓败,旧执宿契,无过而问焉者。一楼已为富豪马厩,所存遗业独数卷故纸。而佻公子又且矢口排訾,翻云覆雨,并鲍山无明峰矣。

○济水

大清河作玉龙蟠,横断千流与万山。

割据东秦称十二,西来即此是函关。

《水经》云,王屋。虽传自先贤,然而近诞。盖宇内能穴地之水,闽、广、蜀皆有之,岂皆济耶?今名大清河,源自太山下,折而南,又折而西,而北,乃折而东焉。亘延千里,横带全齐,不附江河,独流入海。是以得列四渎。至济一望,知天之所以限东西,泱泱大国之风,于此具见。

○灰包泉

灰包泉水出王宫,日射金沙鱼眼红。

别有芙蓉泉喷玉,韩池北与泮池通。

城内大明湖凡数十顷,横塘侧涧,不知几许,总仰给于此泉。泉涌如轮,盖亦趵突之别出者。韩侍御宅中,南芙蓉泉北入泮池,则微流涓涓,不足着眼。考之《一统志》,水自内而外出者,天下惟济城已耳。

○北芙蓉泉

碧霞宫左北芙蓉,深苇荒芦闭乳钟。

传说每年惊蛰日,居民床底吼蛟龙。

碧霞宫左,芦荻苍茫,人不知其即北芙蓉泉也。南芙蓉为居民规入私宅,士人不共游赏,已杀风景,况此堙塞不复可辨。岂天意密秘其胜,故留名泉一半,以待后人耶?

○百花池

宫泉先注百花池,池畔弦歌漾酒旗。

秋老内园红叶落,沟中日日有题词。

百花池,一名濯缨湖,在王宫北墻外百花桥下是也。方广不过数亩,而居民庐舍团旋,视之北湖,更有韵致。惜其地俱属藩府,水渠不通舟游。余谓此湖时未至耳,终有其际遇,余不及见矣。

○黑虎泉

泰山之下妇人哭,泉吼犹能悕啸风。

何故焚香祀猛虎,生祠几处在城中?

城东有黑虎泉,俗传是水神,遂有庙祀。泉势冲突,妇人饮之辄瘿。余思虎猛物害人,何以禋祀?盖泰山哭妇致感孔子,猛于虎者已处处得生祠,况黑公水神,敢独遗耶?余当瓣香作礼,祈其少戢抟噬,恕我残黎。

○㟙山

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

秋高鸟鹊翔何事?霄汉空疑牛女寒。

㟙山独出大清河北岸,苍平远迤,盖郡城朝山也。旧谓扁㟙居里,故名。传又谓七八月间有乌鹊群翔于此,士女乞巧者纷集。予思齐土分野,上应女度,济水岂银汉要津耶?

○药山

阳起石同腽肭脐,登山涉海苦蒸黎。

何如筐阜无穿凿,犹得花开鸟慢啼。

城西药山为扁鹊炼药处,其下有阳起石,上官征取无虚日,民甚苦之。所隣则筐山,形似筐焉,一无所出。人有聦明机智,柢为骄淫之藉,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矣。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马跑泉

将军战马就悬崖,石底空闻吼怒雷。

四铁一敲冰雪涌,始知赤兔本龙媒。

宋关将军名胜,大战兀术,追奔至渴马崖,求水不得;北至齐城下,马蹄敲地泉涌,故名马跑泉。凡马病,取饮之,辄愈。今误作武安王。忠勇格神,则亦神矣,何必借名武安而后重哉!

○龙洞

东南龙洞有龙凭,别涧深藏五月冰。

奇树幽云兼怪石,年年清享是山僧。

趵突、千佛近城诸景,为人游赏属厌。求其稍远而胜者,无如龙洞,名贤题咏亦多。夫龙洞去城三十里,经年游客几何?即游亦不过一信宿而返。自以为揽有泉石之玅,其间朝暮万状,阴晴各态者,不以无人而少异。山自闲,人自忙。

○北渚亭

垂杨几代阅人多,石案天成手自摩。

郑重晁公先作赋,时从春雨惜新柯。

客济寓邸在水面亭西,宅后一隙地,古柳十围,旧砌如铁。考之遗志,则宋之北渚亭故地,建自齐梁者也。往读晁无咎《北渚亭赋》,辄为神往。今朝夕坐卧其间,而不知是亦阴福。

○白雪楼

荒草深埋一代文,蔡姬典尽旧罗裙。

可怜天半峨眉雪,空自颓楼冷暮云。

李于鳞白雪楼,旧有二处:其初至林下,卜地鲍山,则诸名公往来登觞题咏最盛者;末年又筑楼于城中湖上碧霞宫之侧,许殿卿赠诗所谓“湖上楼”是也。今皆凋落不堪。士人不忍,因于第一泉间另起杰阁,要之非实。于鳞身后,不但堂构失守,并禋祀绝续。我朝文人天福之薄,未有甚此者。蔡姬乃其侍儿之最慧者,不减苏老朝云,至癸卯年已七十余,尚存,在西郊卖饼。余闻之,急往视,则寂然老丑耳。因为泣下,周焉。

○登高

登高须上大佛头,红树黄花急暮流。

佛慧寺傍看石壁,试茶几代有题留?

城南大佛峰下开元寺,旧名佛慧寺。石龛傍镌宋崇宁、大观、政和间守令僚属,俱于春日劝耕至此,以甘露泉试北苑茶,题咏极多。今崖壁崩堕,字尚可译。往齐俗于此以泉试茶,亦江北雅会也。余于四月陟岩问茶,秼根无复存者。因思往代守令犹有劝耕之行,以憇此为常,故种茶备饮。今世絶不知劝耕为何事,田间无数年不睹五马者,安用茶为?咲曰:“民饥而官渴,时为之哉?”

○鬻女

委巷低门立小鬟,青衫竖草惨愁颜。

惯收瘦马临清客,鬒髪成云又卖还。

济城民贫,素有鬻女之俗。至乙卯、丙辰之灾,排门竖草,腼面求售,甚为不雅。临清客子每至,则鲜衣盛从,一人而收罗数百,畜以射利。今日死别生离,异时清歌玅舞。人心其忍,天意何居!

○试期

三年聘考试场开,巨网截流海岱才。

万户千门排寓所,家家红纸写元魁。

济城水居其半,官衙居其半。士子应试凡三四千人,计仆从并亲友送场者,则数万矣。寓所最少,僦直甚费。然英俊云集,亦盛世景象。

○逢丑父

贾勇何人枉自雄,残兵风卷各西东。

为怜丑父轻生者,石上寒泉好勒功。

齐晋战于鞍,齐师败续,三周华不注。逢丑父与公易位,使公如华泉取饮。公逸去,韩厥献丑父,郄子竟免之。

○公玉带

祖龙死后泰山荒,相府图书也未藏。

此老生从石窟得,争如禅草是遗章。

汉武封禅,欲造明堂,无人知其制。济南人公玉带者献图,极其详明。公,历山老樵也,得图于石窟中。于时帝又得司马相如所遗禅草,遂成大典。

○全节城

唐代斯城节独全,平陵平陆两茫然。

珠英三教无遗稿,寄问崔融与半千。

龙山驿东古城周回二十里,或云古平陆,魏改东平陵,皆无考。至唐时,因其不从叛,改名全节,则有据者。唐诗人崔、员二公,皆全节人,皆谄事武后,同与修《三教珠英》。书今不传,因吊其故里问之。

○李易安

宋朝名迹此中稀,劓水黔山感异时。

惟有女郎风雅在,又随兵舫泣江蓠。

易安名清照,济南李格非之女,嫁东平原赵明诚为妻。明诚守淄,清照积书数十万卷。金人南下,清照仓皇渡江,书渐散失。有《潄玉集》行世。其父字文叔,亦有《文集》四十卷,今罕见,想犹有存者。宋代词手,即秦七黄八,未必能及。惜其遭时坎坷,未得成一代之书,悲夫!

○辛弃疾

万里朝天夜听猿,美芹十论复中原。

杜鹃啼血声声切,只望江南老稼轩。

辛幼安,历城人。绍兴末耿京据济南,幼安劝京南归。会张安国杀京,幼安缚安国,戮之于灵岩寺,遂南奔,夜行昼伏。孝宗召对,决意恢复。又作《九议》并《美芹十论》上之,竟阻。辛著《杜鹃词》以劝动人心,极其哀至。宗忠简公泽临死,呼“渡河”者三。稼轩临死,以手北指,大呼“杀贼!杀贼!”数声而卒。

○于钦

于钦昔日评山水,直道济南天下无。

泺口泛舟通索镇,更题诗在锦秋湖。

元于钦著《齐乘》,有诗云:“济南山水天下无。”又奉其母柩,自泺口由小清河以达于新城之锦秋湖,至索镇乃舍舟而东北,时小清舟道尚存。钦,青人也。泺水故道,由柳塘口下合巨合河、绣江河,乃至新城城北,会于孝妇河,又下会索镇之乌河入海。在国初犹然,今淤废矣。倘此河复通,则全齐百世无有饥患。惜当事者不为地方任事,舍美利而不收也。惜哉!

○铁铉

朔风吹雪撼天关,江上屯兵久未还。

苦守孤城经百战,燕师望作铁围山。

燕师南下,诸郡望风披靡,而元帅李景隆等怯缩不进,独铉能守全齐,出奇无穷。惜内有谗臣,且天命攸归,是以终无捄焉。

○平安

城头尽布北人疑,裂眦追奔望覆旗。

五色龙成天子气,可知凡马一时迷。

安与铉守济,成祖百计攻之不得。城有破,则以布画太祖像悬之,北师不敢用砲。安追成祖,矟几及身,安马一时眩瞀不能进。安遂自斩其马。定鼎后伏诛,追谥忠勇。

○边华泉

七子为诗本四家,太常笔底盛烟霞。

华峰一柱夸难尽,群玉璘珣更满车。

我朝风雅,盛于七子,而七子则本李、何、边、徐四家也。济上之诗,以边庭实先生为鼻祖,其后李于鳞、许殿卿、谷少岱、刘函山,不可胜数。济南名士多,从昔然矣。

○李于鳞

元祐党人碑屹屹,济南诗禁訾姗姗。

喉无(夬+鸟)舌非佳士,足有韩卢是好官。

昔人诗禅并称,尚存大雅。以今观之,诗社酷似宦途。端礼门竪党人之碑,韩侘胄标伪学之禁,谈诗者拾苏、白余唾,矜握灵蛇,骂于鳞先生为伧为厉为门外汉。此辈使生七子登坛时,恐又咋舌而退,且自恨其声喉之不响矣。

○问山亭

问山亭子拱如笠,屹立湖中阅古今。

箕踞悲骚王季木,时敲石几激清音。

天地之有齐州,蟭螟氏之国也。齐州之有古今,蟪蛄之春秋也。齐州之有山川人物,往来得失,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也。古今之有问山亭,蠛蠓之酰(音+瓦)也。问山亭之移于㟙渚,鸟乌之三匝也。余之吟于亭中,草虫之喓喓也。

济南百咏终 万历丙辰八月既望发刻于㟙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