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少事?无非就是两个字,安与磨。
王阳明讲,无事则安,有事则磨。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事,处理很多事。有的是大事,有的是小事,有的是好事,有的是坏事,有的是自找的事,有的则是被迫的无法的事。有的事刚处理完,又一件新事发生了。
但是,事在人为。有的人在处理事的时候,感遭到了快乐与满足,也有的人则被事所迫,一生为事所累,疲于奔命。
我多么渴望的人生是“闲看秋水心无事”。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烦心。”
谁又不是这样?
叶圣陶能“把暗淡的日子过成妙趣横生的美好时光”,我们能否转换一下态度和方法,让“从来急的多少事”变成“不是事呢?”
这就是“安”与“磨”。
要用好“安”字诀,无事则安。
安就要安得其所。《大学》讲的知止定静安虑得。
安,是放松,置身于世外,超乎自然,享受心灵的宁静,感受人生的惬意。“悠然见南山”,“坐看云起时。”
安,是休整,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养精蓄锐,静观其变,以待天时,伺势而动。
安,更是充电,“走的太快了,停下来等一等灵魂”,只要静下来,停下来才能重新思索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道理,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要用好“磨”字诀,有事则磨。
磨,是心态,好事仍需多磨。没有很容易办完的事儿,也不会有没有事的时候,要有这种心态,才能遇事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多易必多难”。尤其是遇到大事难事的时候,更应该冷静沉着,不要妄想一蹴而就。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预备。
磨,是智慧。尤其在对敌斗争的时候,把握时机,斗智斗勇,最初要找到破绽,找到突破口,一击而毙。王阳明一生几次大的战役,其中最考量智慧,最体现磨的智慧的就是“招卢、乱谢、疑池”。面对三伙土匪势力,分别找到破绽,各个击破,一举荡平。
磨,是功夫。在遇到严重困难的时候,有的时候就需要磨,看谁耗得起,看谁磨得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忌讳的就是小人,其实小人呢,有的时候不是具体的个人,可能就是困难、波折,就是磨练,总是刚处理一个,又出现一个,如影随形,令你束手无策。我们不可能指望一生中没有小人,没有磨练。我们只能跟这些磨练,这些小人去磨,去耗。有的时候很奇怪,时间点一过,小人自动消失,磨练自然瓦解。
安是为了磨,磨也是为了安。
人生多少事?用好这两个字,磨出了性子,磨出了智慧,放大了格局,成就了大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