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地富反坏右的事,有必要澄清一下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对于过去的地富反坏右的认识,那是一个文化水平的问题。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对于这个问题认识越清。比如说现在城市人,对于"地富反坏右"这五个字基本无人再提,甚至已经忘却了。但对于农村人,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的农村人,却常常以过去的穷人自居,经常将这些陈旧名词挂在嘴上。其中还有点半吊子文化的人,还总在网上将对过去反思较深的人称作什么"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还乡团"什么的。

说实在的,这些人如果不提,这些名号差不多我也就忘记了。既然有人这么喜欢提,我们也有必要将这些事再澄清一下。

首先,地主、富农次要是来自解放前。任何社会都有穷人和富人。但按那年代的标准,穷人都是被剥削者,都是好人;富人都是剥削者,都是坏人。这就太绝对化了。这样的绝对化认识到现在还有市场,"仇富"就是这种心理的具体体现。不少人都认为现在富人的钱都是来路不正的,甚至将私企的雇工标为剥削行为。这都是陈旧思维形成对正常社会行为认识的不足。

其次,"反坏"的问题。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人应该就是反革命、坏分子。这在建国初期这方面算是正常的。将一些旧社会的反动余孽以及想颠覆新政权的人归为反革命分子进行打击是完全正确的。但后来的走势特别是"文革"时期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有很多持不同政见的老革命都被打成反革命,说起来就太悲催了。

最初,关于"左派"。"左派"是这五类人中"反动"行为最轻微者。这部分人多为社会精英,是当时社会上敢于说实话,敢于献计献策,敢于仗义执言的人,是最不应该被打倒的。

这"五类人"当时被称为"黑五类"。地主富农在七十年代末摘了帽,其他三类人在八十年代初期都进行了平反。党和政府的这种政策已经说明了所有问题。一些无知者却认识不到这点,到现在仍然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