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是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最大的财富。时值第二届“中国传统彩塑传承与复兴学术论坛”暨传统雕塑的当下再造创作活动在长子举办期间,本网小编有幸全程参与活动。
还记得我们曾说要将十位名家作品的奥秘面纱逐个揭开么?接下来,就是这震撼人心的一幕了。十位名家的作品已经圆满完成并捐赠给长子县政府永世留存,这些表达着他们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颂扬和礼敬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样呢?
1、付磊磊《八风》
作者在长治驻地创作期间,深深被当地民风民情之吸引,情动于衷。以上党八音会为母题,表现了新时代的民众立于吉庆的大鼓之上,唢呐、锣鼓、长笛等,奏响长子人民之情意满满。雕塑采用写意手法,压、塑、揉浑然一体,为时代立碑、为人民讴歌。
2、丁浩《龙腾长子》
长子,这片龙脉文化的传承之地。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的抽象是集万千祥瑞于一身的中华图腾,丁浩创作了作品《龙腾长子》,一条双足站立、昂首挺胸、腾空而起的巨龙,寓意中华腾飞、民族团结,为长子人民祈福,长子明天更美好!
3、刘大志《精山卫海》
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籍此向“精卫之乡”长子的深厚文化底蕴致敬。外型以中国传统佛像雕塑的外型为本源,借唐飞天外型之势,并结合西方传统雕塑的外型元素和表现方式,塑躯干及双翼,并将腿部融入山水塑形之中,歌颂和表现精卫之神的脉搏温情。
4、 闫松岭 《共挽鹿车》
作品创意来源于长子县一代名臣鲍宣及其夫人桓少君的典故。表现鲍宣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的正义抽象;桓少君则是修养德行,和鲍宣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模范夫妻抽象。外型借助佛教彩塑的曼妙,鹿车采取压缩处理,主题鲜明,传播中华美德、弘扬正能量,寓意深远,歌颂了长子县憨厚的民风和优秀的家风世代相传。
5、 吴彤《花旦》
受上党梆子《大觉殿》的启发,旨在表现长子传统戏曲文化与无穷魅力。在构图上使用了简约意象的外型言语,施以线刻和捏塑的手法,全体压缩空间,呈现出京剧艺术中花旦的曼妙容貌与姿势,将观者带入如画的意境,良辰、美景、祥和、圆满。
6、 王彦晔《放下》
该作品表达了作者醉心于长子彩塑艺术,虔心从这片沃土中提炼传统美学精神。通过这尊雕塑修炼内心、观心自由,也力图显现他所追求的当下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作品力图通过一尊罗汉,劝诫人们: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无用的却时时烦扰我们的事物从生命中清除出去,那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跟随本人的心,思考整个宇宙,思考这永久的时间,观察每一事物的瞬息万变。
7、 和海龙《观·自由》
其作品原型,直接源于法兴寺圆觉殿之倒座观音像。在雕塑方式上又自创了虚与实、繁与简的技法,表面既保留了作者原来的石雕言语表现手法,又吸收长子彩塑的独特元素,使作品具有一种传统意蕴呈现又兼具当代唯美元素。
8、 宋嵘强《尊者》
仍然以佛教罗汉像为题材,表达作者自我修行、涵养道法、骁勇精进的艺术追求。此作品用传统雕塑表现手法,神态逼真,衣纹寄于真假崎岖变化,流畅波动自然优美,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令观者为之动容。
9、 罗承齐《精卫填海》
以长子古代神话传说“精卫填海”为母题材,表现人类文明的恒久和悠远,力图表达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独有的精神特质,同时表达对生命的珍惜,寓意中华民族日升月异、腾飞崛起、文化复兴、指日可待!
10、 杜永卫《唐风》
自创并综合敦煌莫高窟著名的唐代194窟和45窟菩萨,力图通过当时流行的汉装新风,并综合印度笈多像式的“一波三折”的S型动态,力求表现一尊具有敦煌与长子泥塑风格相结合的,但又有现代审美创意的优美典雅的菩萨。
(来源:2018年11月8日长治网) 今日长子
监制:刘飞龙
上一篇:故宫兽像负载的文化与历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