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脾虚百病生”
《金匮要略》里记载过
“四季脾旺不受邪”
保持脾的健康
从古至今都是个重要的话题
健脾胃,扶邪气,能抗御清除外邪,同时也可调理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以清除内邪,这与免疫系统具有防御、自稳、监视三大功能是一致的。免疫功能降低和紊乱是引起衰老和导致疾病的重要缘由。西医通过健脾便可扶正,加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现代研究发现,具有健脾功能的中药人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大枣等,有加强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防病、防衰确有积极意义。
那么——
脾虚从何而来
01
饮食不节
餐桌上的山珍海味、煎烤油炸、辛辣甜腻等食品添加了脾的负担,导致脾失运化,行程脾虚。
02
劳倦过度
现代人普遍运动不足,肌肉力量普遍较弱,在肌肉用进废退的同时,也会带动脾气的衰弱,形成脾虚。
03
情志失调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普遍较大,思虑过度则伤脾,一定程度上也添加了脾虚的概率。
“脾虚”分类
脾气虚:表现为疲倦、乏力、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等症状。
脾阳虚: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怕冷的表现,这也是区别脾阳虚与脾气虚的方法。
脾阴虚:同时兼备脾气虚和脾阴虚的特点,既表现为消化功能差、大便偏烂,同时也有潮热、五心烦热、脾气急躁等症状。
脾血虚:通常指的是心脾两虚,即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常表现为虚劳、心慌、失眠等。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01
大便粘或便秘
同时还伴随着消化功能异常的问题。
02
怕冷或怕热
西医中的“虚”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则怕冷,阴虚则怕热。
03
出现贫血
出现贫血问题者,时常会感到头晕目眩,并且情绪低落。
04
身体肥胖或消瘦
由于脾胃功能过于虚弱,吃进体内的食物若不断堆积在体内,难以被消化,就会出现肥胖;若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则会导致消瘦。
05
舌头胖大有齿痕
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苔清薄且干净。如果舌体胖大,多与脾虚有关。
因为,当脾脏虚弱的时候,水液代谢的能力就会减慢,所以舌头上面有多余的水湿代谢不出去,就会显得比较胖大。
而且,舌头胖大了,嘴巴内部空间不足,舌头抵在牙齿上面,就构成了齿痕。
06
面色发黄
脾的次要功能是控制血液的顺利循环流动,一旦脾脏出现了问题,血液流通不顺畅,就会出现面色发黄、精神不振、血虚等症状。
07
拉肚子
拉肚子是脾虚最典型的症状。
08
月经过多或过少
月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
月经量过少可能是由于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所致;月经量过多可能是由于脾虚不能固摄经血所致。
09
睡觉流口水
西医认为,涎(口水)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不会外溢,当脾虚不能收摄津液时,才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10
记忆力减退
脾虚的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另外还会有睡眠质量差的问题。
如何调理脾虚?
由于脾胃失调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从日常习惯改变入手也能够协助我们强健脾胃。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健脾好习惯~
1
饮食适宜
记住以下十点
1、饥饱适中;
2、食宜缓细;
3、饮食有时;
4、怒后勿食;
5、谨和五味;
6、清淡为上;
7、饮食宜洁;
8、甘咸勿过;
9、适温而食;
10、餐后养生;
2
避免忧思过度
每天午休或睡前可以用静坐、冥想等方式让身心放松下来。
3
穴位按摩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经常点按此穴位,辅助祛湿健脾。
丰隆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处。经常按此穴位,有利于祛湿化痰。
三阴交
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处。常按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
4
适度运动
建议每天坚持选择一种以四肢肌肉锻炼为主的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游泳等。
此外,多做做“金鸡独立”的动作,可以无效改善脾虚。
做法:左脚单腿站立,将右脚心放到左大腿内侧上端,脚趾朝下,脚跟与大腿根部相抵,双手合十上举。之后换右腿反复以上动作。
三款药膳汤方调理脾虚
西洋参瘦肉汤
组成:西洋参24g,瘦猪肉500g。
制法:将西洋参洗净,用温水泡软,切片。将瘦猪肉洗净,与西洋参片一齐放入锅内,加入泡过西洋参的水及适量的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开胃。
主治:本方补而不燥,清补益气,适合热病后期,邪气不足之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者;或小儿脾虚之不思饮食、虚汗出;或产后气虚津亏之虚劳烦渴、胃纳欠佳;亦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后体虚、白细胞减少。
参芪乳鸽汤
组成:党参60g,黄芪30g,乳鸽2只。
制法:乳鸽剖净,去内脏,抹干水分,切块。党参、黄芪洗净,与鸽肉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补气健脾。
主治:病后体弱或久病体衰、脾胃虚弱,症见倦怠乏力、面黄食少、神疲形瘦;或产后欠补,气血不足;或消渴饮水不知足。汤中乳鸽味道鲜美可口,能滋阴以治消渴病。
人参鸡汤
组成:鸡肉100g,红参10g(如边条参用10g;吉林参用8g;高丽参用6g)。
制法:鸡去毛剖净,取鸡腿肉或鸡胸肉,去皮骨。人参切片与鸡肉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2小时,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大补元气,固脱摄血。
主治:元气大亏,身体虚羸;或心气虚弱,症见动则心悸、汗出、气喘;或出血不止,血脱及气;亦可作一般体虚调补汤品。现代用于出血性休克、心力衰竭等。
综合自养生中国公众号文章、中国西医药报官方号公众号文章
上一篇: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两不相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