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孔子的情商很高,他和人聊天能分清场合,懂得分寸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10.01)

《乡党》篇次要是讲礼,即在各种场合如何让本人的言谈举止适宜得体。其中的各种具体的礼可能现在已经过时,但其体现的礼仪精神,却至今适用。

本章讲如何说话。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说话态度,能够因地制宜。

在乡党

本人的乡里,孔子说话谦恭诚实,似乎不善于言辞。乡党是父兄宗族之所在,在长辈面前,孔子的容貌辞气如此,以表尊重。恂恂(xún),温顺恭谨。《集解》王弼注:恂恂,温恭貌。

在宗庙朝廷

在宗庙朝廷上,孔子的表现就大不一样了,好像换了一个人。

便便(biàn)言,《史记·孔子世家》作“辩辩言”,也就是能言善辩的意思。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宗庙朝堂乃严肃场所,说话不清楚明畅,含糊其辞,怎样可以。但即便此时说话也很谨慎,而非信口开河。正如《集注》所言:

宗庙,礼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明辨,故必详问而极言之。

上朝时

官场中的身份意识强烈,民间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孔子是如何同平级、高级别官员以及国君交谈呢?

与平级别

上朝而国君尚未视朝时,孔子与同级别的下大夫交谈时,和气欢悦,很亲切。侃侃,古书也作衎(kàn),和乐的样子。《正义》考证说:夫子仕鲁卫小司空、小司寇,是下大夫。

与高级别

誾誾(yín),和乐中正的样子。与上大夫,就是与高级别官员交谈,态度还是那么和乐,但显得严正不少,不那么随意。有争论时,还是把握准绳。朱熹《集注》引《说文》言:

誾誾,和说而诤也。

国君视朝

国君视朝时,孔子则是恭恭敬敬,威仪郑重而自然。《集解》引马融注说:

踧(cù)踖(jí),恭敬之貌。与与,威仪中适之貌。

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说,孔子的情商很高。他和什么人聊天,都能分清场合,懂得分寸,让对方感觉舒服受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