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子路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实中,有个别干部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成了,让抓落实停在“口头”上、悬在“半空”中。这样抓落实,要不得。
“把说了当做了”是典型的方式主义。个别干部表态多、调门高,举动少、落实弱;个别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干一分说三分。如果只是开开会、发发文,工作没抓实,不会有成效。这样“落实”,害人害己、贻误事业。
“把做了当成了”,也是一种方式主义。一项工作,做和做成相差甚远。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抓“最初一公里”,落实就是空谈。表面看是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实际上是更荫蔽的方式主义。
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实施扩需求“十大举动”、加强“十大创新”等,落实好这些重点任务,容不得任何迟疑、观望,也容不得半点方式主义,更容不得“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成了”。
干部是抓落实的第一推动力,工作能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关键看干部发挥得如何。广大干部须强化敢抓落实的担当、愿抓落实的作风、善抓落实的本领,树立“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让无为干部有位,让光说不干的干部寸步难行,需要用好督查“利器”和考核“指挥棒”。把干了什么事、干成了多少事、干事效果好不好,作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督出真和实,考出精气神、竞争力和执行力。群众满意是对领导干部最好的评价,也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完善上级督查和考核机制的同时,也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落实的的工作成效。
当然,反对“把说了当做了”,绝不是反对“说”。在真抓实干的基础上,对上做好沟通汇报,对下加强宣传引导,既当好指挥员、战役员,也当好宣传员、引导员,这样的干部才能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构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