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清宫戏及传记文章里面,有很多王公大臣因功,被皇上授黄缰或紫缰。这倒底是什么赏赐,能让大臣们如此向往?其实这黄缰和紫缰,说白了就是马缰而已。但是,在清代马缰的颜色不可滥用,否则就有僭越之嫌,这是大罪!而马缰颜色分黄色、紫色和青色三种。规定王室成员:自郡王以上乘马用黄缰,贝子以上用紫缰,镇国公以下用青缰,这就是所谓的“黄缰紫缰”制度。
年大将军被授“紫缰”
黄缰和紫缰,是清代最高统治者奖赏的一种方式,有些大臣因功授予紫缰,这可是享受了皇室贝勒、贝子级待遇,所以它比赏带花翎、赏穿黄马褂还尊荣,足以见得此赏赐的重要性。有时候,这亲王贝勒、王公大臣休闲时不穿朝服,不带官帽,你就看不出他的身份,而这些物件就能体现他们的尊贵。
“黄缰”
比如,雍正年间的隆科多、年羹尧已经蒙恩赏用紫缰。乾隆以后,赏用紫缰者渐多,如阿桂平定金川,赏用紫缰;和珅、福康安、海兰察等皆赏用紫缰。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归政,赐李鸿章用紫缰,其后的张之洞、袁世凯等均赐用紫缰。
额附景寿授予“紫缰”
同样满、汉大臣对赐用紫缰视为一种极大的荣宠。和珅欲招女婿的协办大学士英和于道光五年,被赏用紫缰,他感到非常荣光,视为家族显耀。道光二十八年,钦天监奏报气象俱佳,道光帝认为是丰年的吉兆,于是嘉奖老臣,特赐大学士潘世恩晋加太傅衔,并赏用紫缰。对于这样的隆恩,潘世恩欣喜异常。还有,咸丰朝时期的领侍卫内大臣、道光皇帝六公主额附景寿,就被赏赐使用“紫缰”,被认为光耀了整个家族。
当然,蒙恩赏给黄缰、紫缰后,如有罪过则要收回。如嘉庆初年,傅恒之侄、大学士富察·明亮因反抗白莲教起义战事不利,而被夺紫缰。道光二年,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富察·托津“以子妇乘轿入神武门中门,坐治家不严,夺紫缰。”
平叛白莲教的大学士富察·明亮
授黄缰就不用多说了,能用黄颜色,本身就是王爷级别以上的皇室成员,即便是授予次一点的紫缰,也大都是贝子及大学士以上能臣,它不只是权贵的意味,也是光耀门楣的一种荣耀,并非马马虎虎就能得到。
关注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精彩文章!下期预告:康熙朝十大能臣干将。(图片源于网络)
上一篇:清代的奖赏制度“黄缰紫缰”和“书福之典”,具体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