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少吃一顿饭
他们不能少吃一颗药
我们生活尽量简单
他们才能更有保障
我们把居民困难当家事
居民把我们当家人
1个多月来每日相伴、尽心尽职的社区坚守,让武汉地铁华腾园社区工作队的队员们成了居民心坎上的自家人,他们尽量压缩本人的生活需求和质量,做到社区和居民有需要时随叫随到,让3648户的万余居民,安心“宅”家等待胜利。
扶起沾染粪污的瘫痪老人
2月23日早上9点,社区一居民电话求助,称瘫痪母亲在上厕所时不慎摔倒,一人之力难以扶起。武汉地铁华腾园社区工作队的徐启源、刘文沛、张永福第一时间赶去帮忙。
60多岁女儿告诉队员,老人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还截了肢,长期卧床让身体变得十分沉重,早上老人有便感焦急下床,没扶稳就摔倒了,被卡在床和柜子两头,本人试了几次也没能扶起来。
队员们顾不得老人身上的粪污,一人抱上身,俩人抬腿,但老人身体情况特殊本人不能使力,他们多番尝试也没能抬出老人。徐启源找来一块板子垫到老人身下,大家半跪着拉动板子再慢慢扶正,前后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老人平安抬到床上。
随后,队员们把本人的电话留了下来,告诉老人的女儿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与他们联系,并向社区报告将该户居民列入特殊关照对象。
登记买药查出新冠肺炎病人
华腾园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有600多位,有的因独居或患有基础疾病,被列入重点保障对象,武汉地铁7名队员按楼栋分别承担保障工作,一天至多要为40户居民买菜送药。
每天下午,丁畅都要从繁重的物资搬运工作中抽出身来打电话,通话的老人中,多半有听力减弱的现象,他总是耐心问询,反复确认。汇总好次日购药需求后,再上门取病历和医保卡,为了能够精确无误的采购药品,有时甚至连患者对药品的产地和剂量要求都清楚标注出来,有了这样充分的事前预备,队员们几乎没有买错过药品,谨慎的风格获得老人们的一致信任。
队员徐启源在登记购药需求时,一位八旬老人称家中有老鼠想要买老鼠药,为了慎重起见他专门上门问询,对话中发现老人耳背情况较严重。“耳背的老人能听到老鼠的动静吗?”徐启源带着疑惑征询了医生,医生猜测老人可能是耳聋耳鸣。于是他及时把情况告诉了老人的子女,叮嘱他们送老人到医院医治。
工作队员侯盛中在为居民登记舱医院。
面对慌乱心里惦记的仍是居民
跑腿买药是社区意愿者工作的常态,3月6日,队员张永福一次集中购买了15位居民的药品,双手提满了袋子,前往门岗时队友邵玉为他测量体温,连续三次都是高温。
张永福霎时急红了脸,“我排了好长时间队买的这些药咋办?还能要吗?你们是不是也要被隔离了?”
邵玉听完有些紧张,但他立马镇定下来,找了张凳子,将张永福安排在门口空阔处休息,不时隔空说些安慰的话。
20分钟后,心情稍稍平复的张永福再次接受测量,体温恢复了正常!他开心得像孩子一样,拔腿跑进社区配送药品,不忘回头冲邵玉喊着:“晚上别走,喝杯可乐庆祝一下!”
无独有偶,一次社区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生活用品需要从隔离酒店送到方舱医院,队员吴杨挺身而出,他穿戴上防护服、手套和面罩独自前往。
辗转完成任务后前往社区,在门岗接受体温检测时,被测出39度的高温!有了之前队友虚惊一场的经历,吴杨决定先处理掉防护衣,把身上的汗水敞干,过一会儿再测。果然,体温降到了正常值,大家的表情也立刻由严肃变得轻松起来。
并肩战役了1个多月,队友们早已胜过普通同事的关系,大家互相提示彼此关怀,守护着居民,关爱着队友。
武汉地铁下沉华腾园社区的7名工作队员是清一色的男将,巧的是其中5人都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为了坚守社区这个“大家”,同时保护“小家”,从下沉社区第一天起,他们便一致选择自我隔离,有的甚至住在公司。
到了晚上,爸爸们常常想念起家人和孩子,他们就掏出手机视频对话,孩子小的就对着屏幕讲个晚安故事,孩子大的就叮嘱他们抓紧学习,帮妈妈多分担些家务……“宝贝,爸爸也很想你。”“老婆你辛苦了,等我回来家务我来做。”“妈,你和我爸身体都还好吧,尽量莫出门。”每每到了休息的时候,就是队员们最温情的家庭时光。
社区的疫情持续向好,意味着队员们能够安心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他们明白,要想华腾园社区也早日成为无疫情社区,思想上不能麻痹,越到最初关头越要要时辰提醒本人拧紧螺丝。
只要越来越多的社区成功清零,武汉才能拥抱曙光,全国才能迎接战疫的最终胜利。
2月16日队员们预备入户排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