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破解“上面千条线,下面几个人”难题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原标题:破解“上面千条线,下面几个人”难题 (主题)

湘潭雨湖创新推出扁平化管理改革(副题)

法治日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法治日报通讯员 韦波

“朝阳街143号一栋下水道再次堵塞,二楼污水溢流到了架空层。”前不久,接到居民求助后,聂艳辉迅速将情况反馈给管理员,并反复上门对涉及的7户人家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5户人家出资300元,请来疏通人员破土疏通,彻底处理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聂艳辉是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29号区块协理员,也是朝阳街143号的党员“红管家”。在29号区块,有事找聂艳辉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湘潭市雨湖区,像聂艳辉这样的区块协理员还有很多。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20年湘潭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管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以来,湘潭市雨湖区便创新推出扁平化管理改革,推进全域区块化、管理清单化、管理多元化、手段智慧化、大事公办化、小事共办化,逐渐实现“建家”“管家”“爱家”三步走战略目标。

全域区块闭环管理

基层管理向内改革

小社区,大家庭。社区管理有条有理、充满活力,才有万家灯火的温馨。然而大家庭通常面临的现实是:“上面千条线、下面几个人。”职能堆叠、职责不清、权责不等、网格不实、效率不高、行政资源浪费、办事烦琐等问题,成为困扰基层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提质的阻力。2020年,雨湖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全域区块化,破除层级限定。在推进扁平化管理工作中,雨湖区先从划分区块入手,按照“全域覆盖、地缘相近、便于管理”的准绳,以每个区块覆盖350户左右为标准,将全区网格优化为500个区块(其中街道划分为326个、乡镇划分为174个),消除“插花两不管地带”68个。在不改变机构和体制的基础上,将乡镇街道内设机构整合为“三个中心”(即综合协调中心、区块服务中心、快速处置中心,辖村乡街增设经济发展中心),集合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执法力量下沉街道,初步构成闭环管理。

管理清单化,厘清职能边界。雨湖区共制定13大类35项街道职责清单,和10大类21项街道配合事项清单,强化街道对涉及本区域严重决策、严重规划、严重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此外,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个人职责边界,相关部门、单位对于未纳入清单的事项不得随意转嫁给街道,对上级“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街道也有了说“不”的权利和依据。

多元共治智慧管理

基层服务向外借力

“家”建好了,如何“管”?仅仅依靠街道社区的几个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好一个社区,需要“向外借力”。

据雨湖区窑湾街道相关担任引见,窑湾街道将靶心对准整合机构、优化队伍、推动自治等方面,打破原有行政层级,将街道原有的12个内设机构人员力量整合到综合协调、区块服务、快速处置三个平台,以全域覆盖为基本准绳,将辖区细分成40个区块,将之前的5个便民服务点整合为一个公共服务一体化政务大厅,直接与40个区块衔接。

“街道将14335户居民划分成40个区块,在每个区块内实行‘1+2+N+1’管理模式,即每个区块内有一个管理员+两个协管员(区直联点干部和党员中心户)+N个党员骨干+一个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打造‘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区块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格局。”上述担任人说。

这一区块管理模式试点成功后,很快向全区推广。各街道村镇纷纷因地制宜,向外借力,摸索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如雨湖路街道充分整合街道、部门、企业、社会、居民五方面力量,构建“三融五治”管理协同体。

昭潭街道整合党员、楼栋长、物管服务人员、业主代表等力量,区块协理员人数从原来的142名增至355名,管理引领力量实现倍增。

长城乡则将52名家庭医生融入“区块”,参与“基层扁平化管理”。他们坚持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进行探视,将重点人群按“红黄绿”分类管理,居民有需求,随时可与对应的区块管理员和家庭医生取得联系,基层群众有了稳稳的“医”靠。

除“向人借力”外,雨湖区还注重“向科技借力”。该区将综治、民政、区“无证明城市”等信息资源与平安信息化工程等资源进行整合,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发“千年雨湖”政务微信协同办公系统,建立区块事件处置工作机制,定向添加居民好友28.9万余人,办结各类群众诉求3378件,满意率达99.5%。

大事公办小事共办

激发自治内生动力

社区大家庭,群众是真正的主人翁。他们既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参与者,也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受益者。

昭潭街道坚持“党建为核,自治为基,文化为魂,服务为本”的思路,持续深化家园党建“413”工作法,畅通党组织神经末梢,将党员、楼栋长、物管服务人员、业主代表等分散于各条线、不同组织的力量“握指成拳”。同时,该街道运用“千年雨湖”政务微信协同办公系统,第一时间掌握居民诉求,添加居民好友3.86万余人,处理居民“急难愁盼”共性问题80多个,居民赞扬率同比下降15%,物业费收缴率同比增长10%,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窑湾街道将扁平化改革的落脚点放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解放居委会力量,协助社区从过去“保姆式”社区中脱身,转变成“管家式”社区。该街道推出“四分议事”管理模式,推进“大事公办,小事共办,私事自办”。按照“大事公办”准绳,该街道依托民情恳谈会、屋场会等方式,在一周内完成了大码头社区拆违工作任务。

试点以来,窑湾街道已实现党建引领力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经济活跃度上升,矛盾纠纷下降、风险隐患下降、行政成本下降等“三升三降”目标。

为进一步树立居民“主人翁”意识,激发自治内生动力,雨湖区通过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资源,大力培育组织开展好政策宣讲、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科技科普、文化体育等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持续唤醒群众的“爱家天性”。

目前,雨湖区已构成窑湾街道“红管家”意愿服务队、城正街街道“红板凳”议事会、昭潭街道区块“会客厅”、雨湖区街道“邱哥工作室”“方阿姨工作室”等方式多样的自治平台。

湘潭雨湖区委书记段伟长说,雨湖区将牢牢把握群众需求在哪里、发展关键在哪里,党建就跟到哪里、服务保障就到哪里,持续推动扁平化管理改革走深走实,不断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工作,让群众从扁平化管理改革成效中感遭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