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舰原为日本海军丁型驱逐舰枫号,1944年3月4日在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开工,7月25日下水,10月30日竣工,属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和平后期的应急建造舰艇计划的一部分。本舰侥幸的躲过了美国海军的空袭和来自水面舰艇以及潜艇的攻击幸存到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战后本舰短暂的作为特别输送舰执行运送海外日本降军和侨民前往本岛的任务。1947年中美英苏四国对幸存日本舰艇进行第一次抽签时本舰被中国抽中,1947年7月6日本舰在上海吴淞口正式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定名为接3,随后不断停靠在吴淞口,只留少数人员看管。1948年5月1日本舰获得衡阳舰名,取自湖南省衡阳市,列编海防第二舰队第四队第九分队。但仍处于无武装的保管舰形态用部件被用作信阳号驱逐舰的备件使用。
华阳舰原为日本海军丁型改驱逐舰茑号,与接2/信阳同型,1944年7月31日在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开工,11月2日下水,1945年2月8日竣工,因竣工较晚,除了几次港口防卫空袭的作战外,没有参加任何水面战役,日本投降后本舰也短暂的作为特别输送舰,随后被集中到佐世保港等待处置,惠阳舰原为日本海军丁型驱逐舰杉号,与接3/衡阳同型,1944年2月25日在日本藤永田造船所开工,7月3日下水,8月25日竣工,曾参加太平洋和平中的雷伊泰湾海战和奥尔莫克输送战并幸存至日本投降,在短暂的作为特别输送舰后也被集中到佐世保港等待处置。1947年7月7日东京盟军总部第二次分配赔偿舰抽签时两舰都被中国抽中,1947年7月26日两舰从佐世保出发来华,7月30日在上海黄浦江龙华江面由中国海军接收,茑号被定名接9、杉号被定名接10,随后都被安排往吴淞口停靠,只留少数人员看管。1948年5月1日接9被改名华阳,舰名取自广西省华阳县,列编海防第二舰队第四队第八分队;接10被改名惠阳,舰名取自广东省惠阳县,列编海防第二舰队第四队第九分队,但都仍旧处于无武装的保管舰形态。1949年4月解放军全面突破长江防线,早已丧失本身航行能力的两舰于5月被拖离上海,华阳舰被拖航至台湾澎湖马公港,10月1日编入训练舰队,同时充当东北国立长白师范学院240名逃台学生的临时宿舍。后被确定放弃修复,1953年5月本舰报废拆解,1954年11月11日除籍,拆解后留下的可用部件被用作信阳号驱逐舰的备件使用。惠阳舰则非常不幸,在被拖往基隆的途中不测的在淡水海岸搁浅,后于1951年放弃抢救,就地报废拆解。
丁型驱逐舰
丁型改驱逐舰
丁型特别输送舰
接3/9号赔偿舰
接10号赔偿舰
上一篇:白耗了六年,才看清一家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