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也即腊八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初——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1、《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释义: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今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 山陵间的雪都已消融显露了嫩绿的萱草,透过烂漫的春光,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 想要在这良宵夜纵酒狂饮,一醉方休,高兴之余预备辞朝还家。 皇帝召近臣晚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感念皇帝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2、《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不足,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释义:天空将降瑞雪,湖面上阴云密布;层叠的楼台与青山,模模糊糊,若隐若现。 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见水底的石块,游鱼来往,历历可数;幽静的树林没个人迹,只听到鸟儿喧闹相呼。 今天是腊日,我不在家陪着妻子儿女,说是去寻访僧人,其实也为的是自乐自娱。 僧人的禅房坐落何处?喏,就在那宝云山前,小道狭窄,弯弯曲曲。 孤山独自耸立,有谁肯在这里结庐?只要僧人,道行深厚,与山相傍护。 到了,那纸窗,那竹屋,幽静而又暖和,惠勤与惠思,裹着僧衣,正在蒲团上打坐。 天寒路远,仆夫催着回家,告别时,还未到黄昏日暮。 出山回望山中景色,树木都笼罩着烟云,一片模糊;有一只野鹘,在佛塔上空盘旋回互。 这次出游虽然淡薄,但我心中充溢着快乐。回到家中,神思恍惚,真像是刚从梦中醒来,那山中情况还历历在目。 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
苏轼作诗强调敏捷的观察力及翔实的表达能力,善于捕捉一霎时的情感与景物,这首诗也正体现出他的创作特色,从各个角度描绘出景与情所具有的独特的诗情画意。此诗的用韵也显示了苏轼诗娴熟的技巧。诗除了少数几句隔句用韵外,通首一韵到底,音节畅美自然。清纪昀批说:“忽叠韵,忽隔句韵,音节之妙,动合天然,不容凑拍,其源出于古乐府。”其中“孥”、“遽”等字都是险韵,尤为难得。
3、《次韵苏子瞻学士腊日游西湖》
——宋 •苏颂
腊日不饮独游湖,如此清尚他人无。唱酬佳句如连珠,况复同好相应呼。
君尝听事嗟罪孥,虽在乐国犹寡娱。是社稷臣鲁颛臾,直道自任心不纡。
最爱灵山之僧庐,彼二惠者清名孤。案上梵夹床龙须,炉销都梁馔伊蒲。
洁行自欲敦薄夫,长吟拥褐忘昕晡。坐客不设毡氍毹,对镜如看方舆图。
君怀经济才有馀,名声妖孽懲颜蘧。且来山林寻遁逋,更玩四营兼参摹。
4、《腊日二首》
——宋•张耒
其一
异乡复古人千里,胜日难忘酒一杯。
不恨北风催短景,最怜残雪冷疏梅。
江边寒色雁催尽,天上春光斗挹回。
我独呼儿剩丸药,微功聊取助衰骸。
其二
腊日开门雪满山,愁阴短景岁将阑。
江海飘落香元在,汀雁飞鸣意已还。
佳节再逢身且健,一樽相属鬓毛斑。
明光起草真荣事,寂寂衡门我自闲。
5、《腊日龙沙会绝句》
——唐•权德舆
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6、《腊日》
——明•郭奎
腊日三年为异客,今年霜雪未全饶。
风尘暗满淮南路,雾雨寒生江上潮。
乡梦有时逢骨肉,此身何处托渔樵。
共来吴楚交兵地,烽火依稀似六朝。
7、腊日四首》 张耒
——宋•张耒
其一
园冷无人扫,门荒少客过。
槐高庭日少,竹近野风多。
霰雪催残腊,山川对浩歌。
飘蓬求季主,身世问如何。
其二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其三
今日何妍暖,青春亦不迟。
竹寻穿地笋,梅有犯寒枝。
云物晴无事,禽鱼暖无私。
芳菲行满眼,准拟报愁知。
其四
日暖村村路,人家迭送迎。
婚姻须岁暮,酒醴幸年登。
箫鼓儿童集,衣裳妇女矜。
敢辞鸡黍费,农事及春兴。
8、《杭都旅舍腊日感事》
——宋•孙应时
三年腊日常为客,愁绝梅花独自看。
万里尘沙走西蜀,九衢风雪卧长安。
生来可是儒冠误,老去偏知世路难。
安得长间伴溪叟,醉歌时掣钓鱼竿。
9、《腊日骊山渡逢故人》
——宋•徐玑
天寒多木叶,愁思满溪滨。
难过往来渡,经行多少人。
时情独重腊,岁事每占春。
与尔他乡旅,谁当怀抱新。
10、《腊日雪》
——宋•梅尧臣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
寒竹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
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
11、《腊日步西园》
——宋•张耒
三亩寒园春欲回,浅池低树忽飘梅。
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
12、《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宋•汪莘
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
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13、《腊日晚步》
——宋•张耒
喜觉阳和近,山园策丈行。
草应知地暖,柳欲向人轻。
残雪通春信,鸣禽报晓晴。
田闾未成计,搔首向春耕。
14、《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释义:这一年的腊八,苏轼在黄州,他在一个小阁子里取暖喝酒,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他醉在画堂前。心中还想着,不要忘记有一位故人憔悴衰老在江边。此时的苏轼,心情应该还是苦闷的吧。
15、《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
——宋•张耒
其一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
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
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其二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1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唐•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17、《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释义:短短20字,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摆肉酒以祭祀百神,感激百神的福佑,抒发心中的敬神之情。
18、《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释义:此诗描写的是诗人步至西村时所见到的腊八节情景,从诗里可以看出,虽是隆冬腊月季节,但已显露春的景象。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水边牛迹重重。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腊八粥。
19、《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释义:在腊八节这天,诗人远离家乡,游离在外。这是一个晴朗的腊日,诗人想着本人还流浪在外,眼泪都沾湿了衣巾。这一天,在外漂泊的游子,不论在哪里,总还是想家的。
20、《腊日》
——南朝宋•陶渊明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释义: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一株山楸树好花婆娑。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倾听过奇妙的歌。这首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无力地烘染了人物的性情;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尤其是“章山有奇歌”一句,既收束全诗,又有宕出远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远,在更其广阔的空间驰骋,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使其更显节短韵长,余味悠然。
21、《腊日》
——明•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22、《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释义:腊八节这天家家都要煮腊八粥,大臣们特地在雍和宫熬粥。
第一锅用来敬献佛祖,第二锅是进奉给太后和帝后的家眷。
上一篇:厦检清风 筼筜廉韵丨厦门市检察机关廉洁文化征文选登(诗歌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