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谈刑不至大夫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礼法方面,还有“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厉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坐污秽淫乱、男女无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坐罢软不胜任者,不曰罢软,曰’不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这一段就是在讲“刑不至大夫”。

“刑不上大夫”只是在言语方面用最能体现尊贵的文字予以表达,从而激发其耻辱心。以盲目自律的方式本人惩罚本人,这种惩罚与其罪相比一点也不会轻。普通人若犯了死罪,一要宣判,二要公开问斩。大夫犯了死罪,要本人了断,同样逃不过死罪。这种作法不是不平等,也不是不公平。从结果看一点也不比普通人被惩罚的轻,但普通是强制执行,而大夫则为自裁,最大程度地维护作为一个士大夫的尊严,也不玷污朝庭的荣誉。生时既然对不起天下百姓,死时则要死的与普通人不一样,要有令人钦佩的地方。此亦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在古代那些犯了重罪的大臣听到治罪的命令,就要向北面行再拜之礼,跪着他杀。君上并不让人抓他将头按在地上,而只是说:“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君以礼待臣,臣自当以忠实待君,廉洁自律才是,否则就不是人。这种自爱自律盲目的风气一旦构成,作为臣子必然会奋不顾身报效国家与社会。

刑不上大夫,绝不是法律面前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它有更高的文化盲目在其中,恰恰是越尊贵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

雷原于耕读学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