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周星驰的电影陪伴了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他电影里的配角大都是些小人物,却有着英雄主义情怀。平凡的小人物为了梦想而奋斗,在追梦的过程中遭遇各种尴尬、狼狈、可笑的事,最终不起眼的小人物成了大英雄。
因为电影,周星驰成了大众偶像,他的个人经历也广为人知: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童年生活贫困;小时候看了李小龙的电影喜欢上武术,梦想当演员,但在成名前经历了六年的龙套生涯。
小时候我们看周星驰只觉得搞笑,长大了再看,才晓得那些别扭和难堪都是人生的心酸。周星驰本人也曾说,“我拍的很多电影其实是悲剧。”有人认为,他的电影可以从不谙世事看到饱经风霜,因为那里面有周星驰的坎坷人生,还有我们自己类似的经历。
就像了解了周星驰就更懂他的电影一样,晓得了童书的幕后信息也会发现,童书里面其实大有乾坤。
1,童书里的奥妙
是什么促使童书作家们创作出那些经典呢?
就以《小王子》为例说说。
这是一个飞行员偶遇小王子的童话。飞行员因飞机毛病迫降在一片沙漠,遇到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小王子。他曾住在一个很小的星球,照顾一朵任性的玫瑰。因为和玫瑰吵架他赌气离开,去了其他星球。
那些星球上住着“奇怪”的大人,他们或权欲熏心,或爱慕虚荣,或财迷心窍……这些见闻让小王子感到孤单忧伤。最初他来到地球,遇到了狐狸。狐狸告诉了他爱的真理:重要的东西要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看。于是小王子决定回去,继续为玫瑰担任。
这个童话的成就在于,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用一个孩童都能读懂的故事,用返璞归真、大巧若拙的手法表达了他的存在主义立场:存在先于本质,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过于关注外在的东西就丧失了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呢?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圣埃克苏佩里出生于法国没落贵族家庭,童年幸福快乐,但年少时的读书经历并不愉快,成年后也因为工作不顺穷困潦倒过。他曾在信中对母亲说,“我不确定告别童年后我能否活过。”
圣埃克苏佩里
圣埃克苏佩里一生有两大爱好:飞行和写作。他是法国最早一批飞行员之一。《小王子》中的飞机失事正是他的亲身经历。35岁那年他在沙漠中遭遇严重飞行事故,侥幸地死里逃生,这次事故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小王子》之前,圣埃克苏佩里就已经因写作而出名,生活一度很优越。后来法国二战战胜,他背井离乡,去往美国。创作《小王子》时,他遭遇经济困难,婚姻生活也不美满,种种艰难让他心情苦闷而抑郁,写作成了他独一的慰藉。于是,他借童话回归童年,用孩子般朴素而纯净的文字,表达他对现实世界的深邃思考。
七十多年来,这本书不断广受欢迎,大人小孩都喜欢。 孩子对小王子的清新脱俗有共鸣,大人则开始反思生活的意义。
2,孩子需要经典的滋养
也许你会说,经典是好,可孩子不过是看故事,哪里懂得这里面的深意?没关系,我们小时候同样不太懂周星驰,可是长大有了人生阅历,慢慢也就懂了。读书也是如此,经典是常读常新的。
经典童书给的都是最好的养分。圣埃克苏佩里一生大起大落,多姿多彩,但最初他将人生的真理凝结为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
安德烈·德昂代表作《亲爱的小鱼》
与之类似,著名绘本作家安德烈·德昂一生经历坎坷,其作品却富有童趣,温暖人心。他6岁时二战迸发,不得不退学;18岁上大学时又赶上阿尔及利亚和平,他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煎熬两年多;52岁离婚,压抑痛苦之时他却开始创作绘本。在经历了人间伤痛之后,他仍然想说:“温柔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饱经沧桑的老人要给孩子讲一个温柔的故事,怎样能让孩子错过?这些童书作家是深刻懂得人性格感的人,把世间的美好写在故事里,丰富而生动,温润孩子的心。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滋养。
3,大人读童书也会有收获
不只孩子,我们大人也可以读一读童书。
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原是纪实文学作家,年过半百遭遇儿子他杀。悲痛之时,他想从纪实文学书籍中寻找慰藉。 但有一天他在书店偶遇了儿时读过的《夜鹰之星》,再读这本书让他有了全新感受。后来整理儿子遗物时,他又读到儿子的《小王子》,获得不少生活勇气。于是,他开始读更多童书,治愈了丧子之痛。
之后他便开始研究儿童文学,推广儿童阅读,提倡大人也要读童书。他说,人到中年积累了一定人生经验,更能读出童书里的人生况味。
是的,童书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欢乐、悲伤、离别、爱、智慧、幽默……童书作家只是把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以儿童文学方式表现出来而已。故事表达的主题对各年龄层的人都有意义。
重新回味儿时的书,我们也会发现许多不曾留意的细节,产生新的感悟。就像长大后看周星驰的电影总能看见我们本人一样,重读一本童书,也会与十岁的本人重逢,再次品尝童年。
4,和孩子一起读童书
给孩子读童书还有利于孩子的情绪发展。
为什么呢?
我们晓得,孩子虽小,但各种情绪已经在他们心中萌芽。从婴儿时期原始简单的快乐悲伤,发展出更多复杂的高级情绪,比好像情、厌恶、懊悔、羡慕等等。
但是现代生活节拍快,孩子细腻的情绪缺少发展机会。我们忙于工作和家务,孩子则被电视、手机等媒体包围,他们的情绪体验贫乏。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同时亲子之间疏于沟通,感情也变得淡漠。给孩子朗读童书,我们和孩子的情感都会跟着故事情节变换,体验丰富。而且,亲子之间有互动,体验更真实。这样孩子的情感就得到了更细化的发育。
童书,提供了一个亲子共享的世界,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你和孩子都不要错过。
————End————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