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孩子的60节儿童诗赏析与写作课
儿童诗赏析与写作教案设计(展现其中两个课时)
第一节课:从陈梦家《一朵野花》讲起,学习儿童诗的赏析与写作
*教学目标:
1. 开篇,引出“儿童诗”的概念,培养孩子对儿童诗的兴味
2. 让孩子对儿童诗的赏析与写作有一个大概认识
3. 尝试仿写儿童诗
*重点难点:
1. 如何从简单的字面意义去理解、欣赏儿童诗的童趣
2. 初步学习仿写需要留意什么
*教具预备:
因为这是一门教师自行开设的课程,所以并没有现成的教材教案,需要教师本人制造。
1. 教学PPT-1
2. 空白A4纸(每个学生一张)--用于教学过程画出本人的想象
3. 纸上有不同农村抽象图案的A4纸张,每个学生一张。用于教学过程的涂色和选择写作意向。图案需要教师本人设计、打印。留出约1/3的空白处用于孩子尝试仿写儿童诗。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01
第一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示例范文,培养语感。
在讲课之前,首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陈梦家的《一朵野花》
二,从朗读中感悟对这首诗的初步感觉与印象,提出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并进行自我消化。
1.下面,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你读完这首诗,想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景?或者是心理有什么感受?(不进行讨论,也不点评。下面的讲课中孩子将会逐渐本人消化和理解我的问题。)
2.分解句段,体会:为什么需要这样断句?
请三位同学上来黑板,给第一句话划分断句: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断句?
(这是语感的发掘过程)
3.分组有感情地朗诵第一句话。
请一位朗诵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句话
三,动手实践,通过画画来产生代入感,描绘本人读完诗歌的感受。
下面,请组长帮我分发一下空白稿纸:这张稿纸是给大家涂鸦的。请大家画出你读完这句话的感受,或者是根据这句话画你喜欢的情景。
请在稿纸上写下你的名字,交给组长,组长交上来给我。
四,教师讲授《一朵野花》的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朵野花。这是一朵有思想的野花。用的是拟人、意味的手法。诗人直接化身为这朵野花,用野花的身体去感悟大自然,用野花的思想去体悟生命,用反复咏叹的方式写出对生命的礼赞。
第一句话,一朵野花开了又落了,这就是一朵花的整个生命的过程。印度诗人泰戈尔已经写过一句话: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这句话历来被认为是对人生最好的解释。这朵小小的野花,不起眼,但是同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既然是生命,就会有过程。这短暂的过程,同样精彩,我们看到“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他为什么发笑呀?(提问、学生回答)
因为上帝有赐给他聪明,而他也晓得本人的聪明。因为他有他的欢喜,他能写诗,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提问:野花的诗是什么样的诗呢?
(开放式的问题,怎样回答都可以。)
第二小节,反复第一句话,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这是一种反复的咏叹,意义在于引起更深层次的留意。还是这朵野花,第一节的时候留意力在本人的身上,把个体看得比较重,到了第二节的时候呢,就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了。这朵野花关注的不再是个体“小我”而是整个宇宙万物了,他的眼光更宽更广了,看见青天,看不见本人的渺小了,他在大自然中感受各种的不同情境,风的温柔和怒号只是一个类比,不是特指。这朵野花不再在意各种或恶劣或温柔的环境,把本人置于一个非常“佛系”的境界,连做梦这样潜意识的个体感受都忘记掉了。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说法:你忘记掉的东西一定是你真正所想忘记的。
这朵荒野上的小花,开了落了,也许是一个无人留意到的过程,但花不在意。他忘掉自我,进入了一个愈加宽广的世界,表达了个体生命虽然藐小但仍然英勇追求生命的永久这样一个主题。
五,课外知识拓展(过一遍就好,不需要记录):
陈梦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曾用笔名陈慢哉,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 陈梦家在三十年代的诗名很大,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他16岁开始写诗。其诗先学徐志摩,后学闻一多。1929年10月,在《新月》杂志发表处女作新诗《那一晚》,引起诗坛注目。后又以"陈漫哉"为笔名发表大量新诗。1931年1月,编成《梦家诗集》,由新月书店出版。同年9月,又编成《新月诗选》出版。其诗注重表现"自我",注重音韵和谐及全体匀称,善于吸收格律诗特点写自在诗,对新月派的构成和发展影响较大。 著有诗集《梦家诗集》、《不开花的春》、《铁马集》、《在前线》、《梦家诗存》、及其他学术研究等多种专著,是后期新月派享有盛名的代表诗人和重要成员。
六,归纳总结:什么叫儿童诗?
提问:大家觉得儿童诗跟成人诗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开放式问题)
儿童诗的特点:
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我认为,言语充满童趣是儿童诗区别于成人诗歌最大的特点。
1. 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举例:
维新小学李嘉敏同学写的:夜晚虽然黑暗,但你有一颗星。(2019-6-20)
小睿的话:妈妈,为什么风还不来?是不是它累了?
2. 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
举例:
古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陈梦家的这首《一朵野花》
七,知识拓展:
儿童诗的分类-几种次要形状:抒情诗、叙事诗、童话诗、寓言诗、讽刺诗、散文诗、荒诞诗、科学诗、朗诵诗。
八,如何赏析一首儿童诗?
1. 读书是为了忘记。
有感情地朗读原文,细细品尝作者想表达的心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最后级的赏析方式--从诗歌中体悟语感,如《笠翁对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2. 庖丁解牛
对诗歌的语句、词语进行解剖,再组合还原。
02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放教学PPT-2
教师快速讲解陈梦家的《雁子》《雨中过十二里铺》《小庙春景》等三首儿童诗,分别提问。开放式问题。
二,仿写是最后级的写作模式
就是选取一个意象,对照原文,按照原文的句式,造出与原文类似的句子,表达本人的情感。比如,陈梦家写一朵野花,那你可以写一颗石头;陈梦家写雁子,你可以写小猫;陈梦家写雨中过二十里铺,你可以写雨中过桥,之类的。
大家先试一试,写出来。下一次课,我将根据大家的仿写来发现大家存在的问题。
三,开始仿写实践:
请组长帮忙发放稿纸(稿纸上打印有农村题材的儿童画,例如:屋舍、猫狗、树木山川、庙宇、厨房等),请大家首先为这些画涂上颜色。
1. 请你们在本人的稿纸上写上本人的名字、住的村子,比如温海彬住在维新的就写“温海彬 维新村”
2.作业,本节课完成,下课前由组长收上来给我批改:
高墩村的仿写《雨中过二十里铺》
维新村的仿写《雁子》
大埔村的仿写《小庙春景》
大马村的仿写《一朵野花》
《完》
如需PPT原稿附件,请留言。
上一篇:《青铜葵花》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