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小札二百廿六——绍兴李珍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小札二百廿六

宾之初筵1,左右秩秩2。有楚3,核维旅4。酒既和旨5,饮酒孔偕6。钟鼓既设,举酬逸逸7。大侯既抗8,弓矢斯张9。射夫既同10,献尔发功11。发彼有的12,以祈尔爵13。

舞笙鼓14,乐既和奏。烝衎烈祖15,以洽百礼16。百礼既至,有壬有林17。锡尔纯嘏18,子孙其湛19。其湛曰乐20,各奏尔能21。宾载手仇22,室人入又23。酌彼康爵24,以奏尔时25。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26。其未醉止,威仪反反27。曰既醉止,威仪幡幡28。舍其坐迁29,屡舞僊30。其未醉止,威仪抑抑31。曰既醉止,威仪怭32。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33。乱我笾豆34,屡舞僛35。是曰既醉,不知其邮36。侧弁之俄37,屡舞傞傞38。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39。饮酒孔嘉,维其令仪40。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41,或佐之史42。彼醉不臧43,不醉反耻。式勿从谓44,无俾大怠45。匪言勿言,匪由勿语46。由醉之言,俾出童羖47。三爵不识48,矧敢多又49。

译:

宾客来到初筵席,有序列席分东西。笾豆放置很划一,鱼肉食品真精致。醇酒甘美又柔和,和乐一片喝酒声。钟鼓已然架设好,举杯酬酢情意深。皮靶张挂已完毕,弓弦已满待射礼。射手齐聚箭靶场,随时预备献射技。努力箭箭射靶心,你若罚酒乐开怀。

吹笙敲鼓执龠舞,多种乐器奏和音。首敬烈祖把舞献,配合百礼敬为先。百礼至诚礼仪周,盛大

宾客来到初筵席,温良恭谨神色庄。他们未曾喝醉时,慎重和善令人敬。喝醉酒时全变样,威严严肃已不见。离开座位四处转,左右摇晃似翩跹。他们未曾喝醉时,严肃谨慎好抽象。喝醉酒时全变样,放浪形骸行轻佻。因为喝醉惹祸患,不守规矩难象样。

宾客喝醉冷眼看,大呼小叫喧哗闹。打翻筵席笾豆器,东倒西歪跳醉舞。因为喝醉惹祸患,不知过错遭罪愆。皮帽歪戴身倾斜,醉舞难止尽失态。自知喝醉离筵席,宾主皆受福佑助。自知喝醉不退席,损害德行自取辱。喝酒本是贺福佑,礼节仪容应保证。

所有喜欢喝酒人,有人喝醉有人醒。现场应设监酒官,或者酒史来监督。他醉竟然声气壮,不醉反觉愧有耻。勿要跟从去劝酒,不使感觉太怠慢。不要借酒胡乱说,无根之语免开口。认为借酒可胡言,没角公羊没见过。不知三爵之礼仪,何况三爵又劝酒。

注:1.初筵(yán音延):宾客们初入席时。筵:竹席,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设席每每不止一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席。

2.左右:指筵席的左右两边。秩秩:次序肃敬貌。

3.笾(biān音边)豆:古代食器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也有陶制和铜制。引申指祭祀。有楚:即楚楚,陈列笾豆划一之貌。

4.殽:(yáo)古同“肴”,盛于豆内的鱼肉。核:(hé音禾)盛于笾内的干果。旅:陈,摆设。

5.和旨:醇和而甘美。6.孔偕(xié音协):同心尽心。

7.举酬:举杯。酬:劝酒。逸逸:(yì音亿)往来有序貌。

8.大侯:古代的一种皮制箭靶。《仪礼·大射仪》:“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lí音厘)步,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设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抗:张挂,竖起。

9.斯:语助词。张:张弓搭箭。10.射夫:射手。

11.献:献技,呈献。发功:射技。

12.有:语助词。的:即靶心。

13.祈:求。尔:指射箭对手。爵:(juè音决)古代饮酒的三足器皿。周朝比赛射箭,胜利者可以让对方喝罚酒。

14.籥(yuè音月)舞:籥吹起舞。籥:古代乐器,竹管,像笛,三孔,以和众声也。笙:(shēng音生)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

15.烝:(zhēng音征)进献。衎:(kàn音坎四声)和乐,愉快。烈祖:对有功业祖先的敬称。

16.洽:(qià音恰)合,齐,配合。百礼:各种礼仪。

17.壬:(rén音仁)本义天干第九位,喻大。林:喻多。

18.锡:同“赐”。纯嘏(gǔ音古):大福。

19.湛:(zhàn音站)深,厚。

20.曰:语助词。21.奏:呈现。

22.载:则。手:择,取。仇:(qiú音囚)古同“逑”,婚配

23.室人:主人。入又:又入,指又与宾客比射箭。

24.康爵:空酒杯。25.时:指射中者。

26.温温:温和谦恭貌。27.反反:慎重,和善貌。

28.幡幡:(fān音帆)威仪尽失,轻率不严肃貌。

29.舍:放弃。坐:同“座”。迁:移动,变动。

30.僊僊:(xiān)同“仙仙”,轻举貌。

31.抑抑:严肃谨慎貌。32.怭怭:(bì音必)轻佻浅薄貌。

33.号:大声喊叫。呶:(háo音挠)喧哗,吵闹。

34.乱:打翻。35.僛僛:(qī音七)醉舞东倒西歪貌。

36.邮:通“尤”。过失,罪过。

37.侧弁(biàn音变):歪戴皮帽。侧:倾。俄:倾斜貌。

38.傞傞:(suō音梭)醉舞失态貌。

39.伐德:缺德,损害德行。

40.令仪:指美好的仪容、礼节。

41.监:指酒监,指酒筵间众所推举监督饮酒的人。

42.史:酒史,古代宴饮时掌管酒政(记录饮酒时言行的官员)的人。

43.臧:善,好。44.式:语助词。

45.大:太。怠:怠慢,失礼。46.由:事由,情由,缘由。

47.童羖(gǔ音古):无角的公羊。

48.三爵(juè音决):三杯酒。《礼记·玉藻(zǎo音早)》:“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不识:不晓得这种礼节。

49.矧:(shěn音审)何况。多又:指超过三爵。又:同“侑(yòu音又)”,劝酒。

绍兴香炉峰

议:本诗是《小雅》里的第三长诗,实在太过风趣,读来令人发笑,但又想逃离。“射礼”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正像孔子所说,射礼的根本:一是明君臣的名分;二是知长幼之礼仪;三是射不中在找本人缘由。这么好的一项全民运动,并且还有礼乐的伴奏,按理是不会太走样的,但现实不然,事情坏在哪里?

坏在喝酒这种小事上,读来令人不信,现实就是这样的。

中国最早的戒酒令是《尚书·周书·酒诰》,是周朝灭“三监”后,对有功之臣九叔康叔封到卫国,并把一部分的殷商遗民也一同划拨给卫国管理。当时,卫康叔年轻,周公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即“戒酒令”,作为试点单位,然后在周朝天下实行。

一是为了节约粮食;

二是殷商的灭亡,始于喝酒而失礼;继而失态转无序;渐成形态与恶俗。

由此可知:最好的律法也需要执行到位,“过犹不及”,执行过分与不到位,其结果都是乱源,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这是“中庸”之道的外用。

诗分五章,首章:“射礼”序幕拉开,前期预备做得非常有条理,彰显人人都是君子容貌。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东方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后人化之:“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现实证明:东方哲学愈加高明!

第二章:在礼乐驱使下,恭敬、喜乐之心人人都有,都能够做到谦谦君子。关键是在这种形态下,往哪里前行?

第三章:恭敬、严肃、威严、自重,都已经不在了;人体态不正。人心之丑陋、随性尽现。当这种情况可以时不时地再现,那么,法律、规章的边界已经模糊,这种快乐犹如鸦片,没有强无力的措施,无法戒除。

第四章:借着酒劲,人衣冠不正,不成人样。什么事都出现了,而且还不肯退席,生生地把一件美事,变成恶事。诗家功力深厚,三言二语便把场景描写得透彻,令今人置身在现场。面对酒醉之现状,不觉羞惭而想逃离。

卒章:如何做到既不怠慢、又能适量,那就尊重礼节三杯之约。诗家努力地说,希望有亡羊补牢的机会,因为后果难以设想。问题是社会的标准:把酒醉之人当成英豪;把不愿喝醉之人,当成耻辱,真乃本末倒置。对于不知礼仪者,又能如何?

戊戌年九月十四

绍兴枕河人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