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绎如学诗—王维《鹿柴》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正文

1、鹿柴(zhài):地名。柴,通“寨”,指围起来的栅栏篱障。鹿柴,围起栅栏养鹿的地方。鹿柴是辋川二十景之一,辋川位于陕西蓝田。王维得到宋之问的别业(即别墅,宋之问710年被贬出京),在辋(wǎng)川。与好友裴迪再次聚会玩耍,两人分别就二十景赋诗,合为《辋川集》。据《辋川图》所载,鹿柴是其第九处景点,鹿柴在山中深处。裴迪的《鹿柴》:“明流纡(yū)且直,绿筱(xiǎo)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cén)。”

2、但:只,仅,只是。闻:听到,强调听得结果。

3、返景(yǐng):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景,影通用。

4、照:光线照射,照射

5、青苔:苔藓植物,翠绿色,生长在水中或陆地阴湿处。

睿宗即位(710年6曰24日),以宋之问尝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中(712年8曰—713年11曰),赐死于徙所。

【韵脚】

本诗韵脚是平水韵上声二十二养部。响,上押ǎng韵。

【译文】

山中空阔寂静不见一个人,只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响。

夕阳的余晖又射进深林中,再次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背景】

王维(699-759年),字摩诘(佛教《维摩诘经》),号摩诘居士(维摩诘是晚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开元九年(721)中进士,博学多艺。工草隶、善画、通晓音律。兄弟们都信奉佛教,平时只吃蔬食,不食荤血。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环绕。与好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整天。此外在京城中每日奉养僧人十几个僧人。晚年长斋,斋中只要煮茶捣药的器物,以及读经的几案,简陋的床。退朝之后。焚香诵经。妻子逝去后,不再续娶,三十年一个人独住。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用寥寥几笔,空山,人语,返景,青苔,构建了一幅幽静的山水图画。

首句“空山不见人”,描绘的是山中杳无人迹,通过没人这一视觉结果来刻画空山。山空是因为没有外来的干扰。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不见人,因为树林茂密,山中幽静,可以听到他人语,就是不是死寂,声音不但没有破坏景色,反而更突出了幽静的意境。这两句用声音来反衬幽静,突出了幽中之喧。

接下来又描绘夕阳照进深林。从耳朵听到声音转换到眼睛看到的光线。树林茂密,少有阳光,所以有青苔。有了夕阳余晖的映照,幽暗的青苔也沐浴在淡淡的阳光中,深绿绿的青苔,淡红红的阳光,交相辉映。突出了幽静的意境。这两句用阳光来反衬幽静,突出了幽中之色。

描绘空山不是突出无声无色,而是强调有声有色,愈加刻画了山之空。用声音突出寂静,用阳光突出幽静。寂静与幽暗,本是听到得和看到得结果,但都给人同样的幽静。用一抹余晖来体现幽静的深林。这种诗画交融的神韵意境,体现在字句之间,但又远远超出字句之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