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党的十九大以来,出席地方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开班式,已经成为中共地方总书记、国家主席、地方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开班式上,习近平会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中青年干部予以殷殷嘱托。
今年9月1日,习近平在地方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信心坚定对党忠实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担的栋梁之才。
此前的3月1日,习近平在地方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秀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同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抽象、博得民心。
——3月1日,习近平在地方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我们处在史无前例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搁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
——9月1日,习近平在地方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心坚定、对党忠实,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准绳、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加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担的栋梁之才,不孤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秀作风的忠实传人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秀作风。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秀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秀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加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势和永不懒惰的精神形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脚印。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年轻干部要时辰警醒本人廉洁的政治标色。
坚定理想信心是终身课题。
对党忠实质量
一直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心的党。这个理想信心,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心信心,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心,或者理想信心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辰就会私心邪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构成坚定理想信心,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心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对党忠实质量。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练,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实。
理想信心坚定和对党忠实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实,对党忠实是对理想信心坚定的最好诠释。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实,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也有明确的检验标准。比如,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地方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盲目在思想上政治上举动上同党地方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地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能不能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盲目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等等,都是对党忠实的直接检验。
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直以百姓心为心。
本人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处理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直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主旨,用心用情用力处理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要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处理的是党性问题。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
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以创造性工作把党地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方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这样才能真正立得稳、行得远。
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
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理。年轻干部要刻苦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包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处理思想困惑,检视本身思想作风和精神形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使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顺应事业发展需要。
有作为就要有担当。
坚持准绳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坚持原能否只要私心,没有邪气、只要俗气,好的是本人,坏的是风气、是事业。
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一个干部只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
要有“检身若不及”的盲目
担任的精神。
年轻干部要有“检身若不及”的盲目,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地方部署要求,自动查找、勇于改正本身的缺点和不足。要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高度担任的精神大胆开展批评,协助同志发现缺点、改正错误,团结同志一道前进。要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襟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懦夫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博得未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准绳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史无前例的意志质量时令、胆魄。
年轻干部要盲目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懦夫。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波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要善斗争、会斗争,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精确识变、科学应变、自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要加强战略谋划,把握大势大局,抓住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牢牢掌握斗争自动权。要增强底线思维,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要善于经一事长一智,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
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力争上游。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
(本报记者卫庶刘少华整理)
上一篇:时代殷殷嘱托,青年奋楫争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