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真正强大的人,遇事从来不甩锅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沫小童(富书作者)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遇事从不来甩锅。

生活中,有这么群人,少年时怨父母,成人后怨环境,年老后怨子女,碰到问题总爱把缘由都甩给别人,却从不在本身缘由

网友称其为“甩锅侠”。

他们的说辞基本一致:

这不是我的问题,是某某因素影响的

这事不是我担任,你去找别人吧。

事情做不成功,是谁谁没和我交接到位。

……….

总之一句话:任何问题,都是外部因素导致的!

可为人处事最忌讳的是,从不反省本人,推卸责任。

古语有云:“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波折和困难,不要总怨天尤人,要学会反躬自省,承担责任,处理问题。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遇事从不来甩锅。

遇事就甩锅,往往心理很脆弱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答:“凡事就喜欢甩锅,这是什么心态?”

其中有个一针见血的回答:

“通常喜欢甩锅的有两类人:一类是极其自大,不能承担任何责任,懦弱无比的人;

一类是极其无私,一样不情愿承担任何责任,不愿本人有丁点利益伤害的人。”

心理学中有个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叫“投射”,是指人会把本人具备但不能接纳的情绪、特征等归因、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已经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从小天赋异禀,曾国藩对其着力培养,希望他可以考取功名,施展能力,光宗耀祖。

可惜他屡考不中,便整日埋怨:

抱怨老天没有给他好运气;怪罪考官有眼无珠,不欣赏本人的文章;甚至责怪妻子监督不到位……

不断抱着“受害者”心态面对考试失败,困于自怜的情绪中,却从没自我反省寻找缘由,典型的“甩锅思维”,失败自然不可避免。

曾国藩得知,写信骂他:“你考不上,完全是因为你没有努力、自强不息,怪得了谁?你有什么资历抱怨!”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消极人士只会哀叹时运不济,明智的人绝不会停顿在对时运不济的哀叹中、抱怨中。

面对人生不顺心,有些人会自我归因,正视问题,思考导致失败的缘由,然后通过处理收获成长;

而有些人却总把缘由归结于外部环境,习惯将责任推脱给别人,总觉得命运不公,表现出弱者行为,典型的“受害者心态”。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这样总结:

“心智成熟的人,容易使用归因的逻辑,做内部归因;

而心智老练、容易脆弱的人,容易做外部的归罪,但凡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都是因为外部有一个力量攻击了本人,当发生遭遇不好事情时,第一时间反应就是“甩锅”,其实是维护自我的感觉。”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

有位心理学家在一个公司做过研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当一个人业绩很好时,他会习惯把结果归结为本人的能力;而当业绩不好时,则会自然地把结果归结于外因。

比如:队友拖后腿等等;而当同事比本人表现好时,则又会觉得,对方要么运气好,要么有关系。

长此以往,便构成了“习惯性推脱责任”行为和“自利性偏差”的归因偏见心理。

这样后果是:总把功劳归于本人,错误甩给别人,把本人当做受害者,陷入盲目的自我安慰中,无法认清事情的客观现象,缺少自我改变和提升的动力,障碍了成长。

其实,人无完人,与其甩锅别人,不如反思本人

甩锅并不能处理实质性问题,只要保持自我反省和提升掌控感的心态,才是处理问题至关重要。

遇事就甩锅,其实是一种逃避

作家汉斯说:“当坏事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找一个清晰而简单的理由去责怪别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咎于人的天性。”

想起刚工作时,科室分小组,即老带新模式,分配担任工作。

其中有位组员,每次进行小组汇报,组长总结时,只需是她担任的部分有问题,她就会立马跳出惯性把责任推给别人,强调是别人的过错,从不会从本人身上找缘由

时间久了,大家都不情愿和她合作,怕无缘无故背锅。

人性有个弱点,即遇到不顺心的事,大脑会自动开启防御机制保护本人,即:

“这件事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或者说,即便我有错,也要把次要责任推卸给别人,典型的逃避行为。”

本质上,防御机制是为了保护本人,但防御过激,则会让人觉得没有担当,很无私

英国心理分析学家唐纳德.梅尔泽说过:“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本人撒的谎。

《史记》中记载:霸王项羽战胜,放声大笑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意思是老天让我灭亡,乘船逃走也无济于事。

项羽,到死时也不承认本人战胜缘由在于本身性情问题及缺乏谋略和视野,而把责任甩给老天爷,为本人的失败开脱,不肯面对现实。

清朝大臣和珅与阿桂奉命平定甘肃苏四十三叛乱,和珅初次和叛军交手,就全线溃败。

为了推卸战胜的责任,逃避责罚,和珅便甩锅到天气上,写信给皇帝说:“一入甘境,即遇阴雨,雨势连绵滂沛,举动不便,仓促应战。”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遇事只会甩锅,为本人的软弱、无私找借口逃避现实,虽然求得短暂心安但却愚笨,会错失很多自我成长的机会,人生止步不前;

遇事懂得了反躬自省,不推卸不逃避责任,虽然不易但却明智,能发现不足,及时改变,成为更好的本人

前半程的逃避,意味着后半程的窘境本人的人生,别甩锅给别人。

与其忙着甩锅,逃避现实,不如克服逃避心态,向内归因英勇面对自我,那么再难的问题都能安然面对,迎刃而解。

一个人强大的标志,叫从不甩锅

前阵子,美国一则旧事惊动了世界。

36岁的华裔候选人吴弭,成功当选波士顿市长,成为美国东岸首位非白人华裔市长。

可这荣耀背后,却承载了她小人物的艰苦和泪水。

她家境平凡,且命运坎坷多变,母亲突发精神疾病,父母离异,她不得不放弃薪金丰厚的工作,一肩担起家庭责任。

除了上班,护理母亲,照顾年幼的妹妹,同时还得兼顾运营茶餐厅来帮补家用,在这个过程中受挫和耻辱感,让她每天以泪洗面。

可面对不如意的人生,她并没有抱怨放弃自我,也从不甩锅给蹩脚的家庭,在母亲病情有所缓解后,她便继续学习,成功申请了哈佛大学法学院。

学习怎样演讲,利用本人经历过的人生窘境,来推动各种法案,用本人的故事为弱势族群发声,博得了群众的支持。

磨练中越挫越勇,变得愈加坚韧、强大,最终成就了本人的璀璨人生。

有多少人,把原生家庭当成本人所有不幸的缘由,当作本人不思进取的借口。

但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成年人,敢于展现本人的软弱,会有自我成长的意愿和自我担任的能力,不会把所有问题都甩锅给外界,懂得真正的人生权利掌控在本人手上。

想起樊登说过的一句话:“批判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对本人的行为进行批判。”

朋友菊姐是组长,她告诉我,差点和同事闹僵了。

原来前几天,因为A和B组员共同担任改进项目材料预备不齐,导致菊姐被上级领导批评了。

其实当初分配任务的时候,她是分配给A组员次要担任B 辅助的,但是好像项目和A组员没有关系一样,态度随意应付着。

她忍不住批评了A,未曾想A带着情绪回复:“工作安排不清楚,难怪会出问题。”

看到信息,她想发火,但是忍住了,并且反思了事件,然后召开了组员会议。

她先和组员们道歉,说明这次项目出问题是本人考虑不周导致的。

然后分析本人分配工作时,想当然以为A是老员工,不需要交代那么多,导致任务安排不清晰,而且后续过程中本人没有跟进,最初分清责任和要求,明确该项目由A全权担任

A组员表示这样安排,她就很清楚本人应该做什么了,也反省本人的态度,化解了矛盾。

听完,很佩服和欣赏菊姐不回避,不甩锅,敢于反省和承认错误的做法。

反思即自我审视,是一种正确的归因思维方式。

海涅曾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出现问题,不会通过甩锅、埋怨来豁免责任,求得短暂心安。

他们敢于承认本人的错误,通过改变逻辑思维和心态,寻找更有利于处理问题的方法。

遇事从不甩锅,做事有担当,处事有弹性,是成年人做事基本素养,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

遇事从不甩锅,敢于认错并处理,关系才会和谐,才能把曲折的路变成坦途,一步步成长改变自我。

作者简介:沫小童,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小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