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这部著作成书于两千多年前,却依旧是现代企业的管理举动指南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之根,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儒学、道教、西医、术数、哲学、民俗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部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文化巨著,不断指点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指南。

只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上升到了史无前例的层面。不断以来以卜卦之书流行与世的《易经》,仿佛得到了它的作用。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易经》包含了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唐朝宰相虞世南就已经说过“不知《易》,不可为将相。”可见《易经》管理智慧的博大精深,为当之无愧东方管理圣经。这一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如余敦康的《易学与管理》、曾仕强的《大易管理》、吴世采的《管理易》、王仲尧的《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等。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而儒、道两家的思想上实际上就是源于《易经》,其实,佛家的某些思想主张也和《易经》一致。因而,好好研究《易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古为今用,可以破解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很多难题。

谈到管理,许多人必然想到西方管理学,然而在中国,西方的管理学往往行不通。被企业界尊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的曾仕强先生就说过“把西方的那套引到中国是行不通的,凡是说公司实行现代化管理,学西方那一套的,就是本人本人

而在《易经·巽》中有记载,“用史巫纷若,吉,无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多听从史巫们劝谏,吉祥,没有过错。放在今天,就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中,多听听不同的意见,避免决策的失误而形成经济损失。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正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易经·否》中有一卦,叫“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指的就是为君者应居安思危,自古明王贤臣皆安不忘危,企业的发展亦是如此。

《易经·乾》中有一句话叫“君子整天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君子整日勤勤恳恳,夜晚亦忧惧如危险之时,没有过错。企业管理者如深具危机管理意识而有“整天乾乾”之心,“夕惕若厉”,时辰有危机意识,时时检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时时考虑管理中哪里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管理上的漏洞越来越少,管理效益也自然越来越高。

企业的产品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围绕人的需求来拓展产品线,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要应乎人。对此,《易经》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在《易经·颐》卦之《彖》辞中,有“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的说法,《易经·系辞上》中则有“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与神物以前民用。”这些都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点作用。

看看那些在短短数年内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如腾讯、阿里、华为,无不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无不是关注了人性化需求,“使民宜之”也。

凡是稍懂《易经》的人都晓得,《易经》讲究阴阳平衡,《易经·系辞上》中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对于管理来说,这种阴阳平衡的思想对于管理者而言极富启迪意义,对现代企业管理者而言,企业内部部门众多,企业人才亦是众多,如何管理好企业,很重要的一点也是看企业的管理者能否能够运用好平衡之术,不能顾此失彼,必须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否则企业的发展必定艰难丛丛,甚至会触礁沉没。

而如何做好平衡,管理者就需要好好学习《易经》,从《易经》中吸取阴阳平衡智慧,把握好阴阳平衡。

心理学家荣格已经说过:“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现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可见即便过了数千年,《易经》中的思想仍旧对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易经》成书时间较早,因而没有一定文言阅读能力的我们读起来会很难懂。为此,我为大家推荐这本带有相关注解和附图的《易经》。该书选取了与注释相配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注释无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

该书采用《易经》中的原文原话,并带有点评评析和解说正文,讲解全面而且丰富。另外采用全彩附图,抽象生动,通俗易懂。

本书不只对原著进行了精确细致的正文和翻译,还解读了六十四卦的智慧,阐述了《易经》的核心概念,以协助读者方便快速地掌握《易经》的精华。

该书仅需要68元,但装帧精美,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十分值得。

大家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购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