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乌军公开射杀十余名俄军战俘,梅德韦杰夫发声
自俄乌冲突迸发以来,关于乌军士兵虐待、戕杀被俘或投降俄军士兵的旧事就不断广为流传。近日,一段视频在互联网上飞速传播,其内容是十一名俄军士兵自动放下武器、走出掩体向乌军投降,乌军士兵则上前命令这些投降的士兵趴在地上。就在此时,一名不愿投降的俄军士兵在掩体后对乌军射击。乌军当即将这名不愿投降的俄军士兵射杀,然而接着又立马射杀了十一名已经趴在地上、手无寸铁的投降俄军士兵。根据现场视频和后续的照片显示,已经投降的十一名俄军士兵自始至终都没有采取任何反抗措施。
当地时间十一月十八日,俄新社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已经证明了这些视频的真实性,正在调查杀害被俘俄军士兵凶手的真实身份。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中将表示,这条视频证明了“以泽连斯基为首的基辅政府及其跟随者和支持者的残暴本质”。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表示,乌方的行为是“令人发指的罪行”,要求国际组织展开调查。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发声,称一定要惩罚杀害俄军士兵的凶手。
虽然乌克兰政府并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不过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汗·哈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联合国呼吁对这起事件展开调查。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至多意味着乌克兰遭到了道义上的谴责。早在俄乌冲突迸发之初,就有乌军将杀害、虐待被俘俄军士兵的过程拍成视频,还堂而皇之地上传到互联网上,形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虽然乌克兰政府已经表示会整肃军纪,避免虐俘、杀俘的现象再发生,但现实证明乌克兰政府没能兑现诺言,乌军用残忍手段杀害投降俄军士兵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尤其是本次事件,乌军一口气杀害了十一名投降的士兵,还录下了现场视频,性质十分恶劣。
这一事件说明了两点问题,第一,乌军军纪相当涣散、素质相当低下。为了填补部队兵员,乌克兰政府已经开始征召国内十八岁至六十岁之间的全体男性了,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极端分子、犯罪分子被吸纳进了军队,这就导致虐俘、杀俘事件层出不穷。而这种低素质兵员势必会对军队的战役力形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既然可以违反乌克兰政府下达的禁止虐杀战俘的命令,那么也可以拒绝执行对俄军坚固阵地发动进攻的命令、在俄军围攻之下坚决死守的命令。第二,西方国家极为双标,自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捕风捉影,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责备俄军杀害平民,并以此为借口对俄罗斯追加制裁。但是如今乌军杀害投降士兵、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行为铁证如山,可是西方国家却对这一系列现象视而不见,就更遑论对乌克兰进行制裁了。
此事也会对未来冲突的情势产生影响。自冲突迸发以来,部分亲俄民兵武装和俄军二线部队不断存在一定的士气问题,在遭遇乌军重兵攻击时轻易放弃阵地和投降的现象并不稀有。不过此事证明,即便向乌军投降,也难以保全性命。未来俄军和亲俄民兵武装在遭遇乌军优势兵力围攻时,投降或轻易放弃阵地的现象势必会大量减少。既然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与其交出武器被乌军虐杀,还不如坚决抵抗,如此最少还有一线生机。相反,俄军不断尽力恪守《日内瓦公约》,给予乌军战俘人道的待遇,一些乌军战俘还表示,俄军战俘营的伙食比乌军还好。这种优待俘虏的政策可以吸引敌军投降,降低敌军做困兽之斗的概率,减轻了己方部队的战役任务。
总而言之,这场杀俘事件意味着俄乌两国之间的血债又添一笔,俄罗斯有仇必报的民族性情众所周知,在二战中,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明确下令,拒绝杀害了卓娅的和平不测的话,这支部队将成为俄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波兰在外交领域对俄发出挑衅,禁止俄外长参加重要会议。俄方回应:史无前例的挑衅
按照原定计划,一年一度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简称欧安组织)外长峰会将于十二月一日至二日在波兰的罗兹市举行。然而作为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的波兰却宣布,禁止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进入波兰境内参会。俄罗斯外交部大发雷霆,于当天发布声明称,波兰政府的行为违反了欧安组织的议事规则,不但让华沙“名声扫地”,还给欧安组织的信誉形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俄罗斯外交部还表示,波兰政府拒绝拉夫罗夫入境的行为是“史无前例的挑衅”,是“对俄罗斯不可接受的攻击行为”。如果波兰政府的态度不松动的话,俄罗斯常驻欧安组织代表卢卡舍维奇将代替拉夫罗夫出席外长峰会。
最近一段时间,波兰对俄罗斯的态度可谓非常恶劣。十一月十五日,一枚导弹击中了波兰境内的一座农舍,炸死两名波兰平民。波兰外交部在没有证明导弹来源的情况下就召见了俄罗斯驻波兰大使,要求其对此事“做出解释”。结果不到一天的时间,美国和北约就证明,击中波兰的导弹并非俄罗斯所发射,而是乌克兰发射的防空导弹,在失控后击中了波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要求波兰政府就此事对俄罗斯道歉,但是波兰和其背后的北约却表示,虽然导弹是乌军发射的,但俄罗斯仍然要为此担任。因为如果俄罗斯不“入侵”乌克兰的话,乌军也不会发射防空导弹。显然,在波兰看来,无论导弹是谁发射的,反正一定是俄罗斯的错。波兰拒绝拉夫罗夫入境参加欧安组织外长峰会,可能与这次导弹袭击事件有关。
现实上,波兰的这种行为非常老练,且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如果欧安组织真的希望通过外交和对话的方式保证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就必须要倾听来自俄罗斯的意见和看法。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的欧安组织会议,就完全得到了欧安组织成立的初衷,让其成为类似于北约的军事对抗集团。即便波兰拒绝拉夫罗夫入境,但是波兰政府还是要认真研读俄罗斯政府发布的声明,揣摩俄罗斯政府的意图。既然如此,又何必不直接和俄罗斯的高层当面接触呢?不管西方如何对待俄罗斯,都无法改变俄罗斯就在欧洲东部的客观现实。波兰和一些西方国家自卑地认为只需将俄罗斯孤立起来,就能够迫使俄罗斯退缩。这种心态是一种极为自卑、已经被证明错误无比的“西方中心论”,不少西方国家认为,只需是将俄罗斯孤立起来,那么俄罗斯就会霎时成为孤家寡人。
然而现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孤立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广阔土地和强大核武库的国家,即便美西方试图孤立俄罗斯,拒绝和俄罗斯高级官员和国家领导人会晤,但是仍有大量中东、拉美和非洲国家和俄罗斯保持顺畅的沟通,甚至同为北约国家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和普京保持着正常往来。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将俄罗斯逐出了G8集团,然而现实证明俄罗斯并未因西方的孤立而遭到致命打击,反而是在这期间改革经济结构,让俄罗斯经济在西方疯狂地制裁之下仍然游刃不足。如果波兰及其背后的北约真的以和平为重,希望俄乌冲突尽快结束的话,就该当认真倾听俄罗斯的看法和意见,而不是将俄罗斯排除在严重的国际会议之外。
而眼下俄罗斯又该如何反制波兰的排挤呢?专家认为,既然西方对俄罗斯的排挤、孤立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那么俄罗斯就应该尝试与广大亚非拉国家发展关系。美西方总共只要三十多个国家,人口也只要几亿而已,根本代表不了世界。反倒是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广袤的土地和最多的人口。俄罗斯与其煞费苦心地思量如何融入西方,倒不如大开眼界,尝试与亚非拉国家展开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只需俄罗斯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西方孤立俄罗斯的举动,只不过是在孤立本人罢了。现在欧洲局势愈发紧张,欧洲国家若想维护欧洲和平稳定,就必须得到俄罗斯的协助,任何试图脱离俄罗斯而实现欧洲和平稳定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