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气好
因为阳光好
因为微风也刚刚好
所以在这个五一假期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来到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附近的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看看千年前的世界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由中国书法发展史展区、秦代封泥艺术特展区、秦汉印吧互动体验区、摩崖书法艺术欣赏区、中外特色书画展览区、西宫墙土遗址观赏区、傅嘉仪艺术专题陈列区等七大区域组成。
要说馆内的镇馆之宝
那非秦封泥不可
那么什么是封泥呢?
封泥又名“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即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这些带有文字印迹的古代“泥坨坨”,是古人封缄简、牍或其他物品时盖有玺印的泥块,其作用是防止私拆,以检奸萌。对晚期的封泥来说,封物是其次要功能之一,另一个次要用处则就是用于简牍封缄,是秦代文书封缄制度的结晶。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是珍藏秦封泥较早
品类较全、品相最好的博物馆之一
现在共珍藏秦封泥781枚
目前陈列展现了国家等级文物
“左丞相印”“右丞相印”
“宗正”“少府”
“四川太守”“西盐”等245件
就让小小的封泥
带我们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秦朝
01
左 丞 相 印
丞相是我国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战国时秦武王开始设置左、右丞相,秦汉沿之,历史上的甘茂、芈戎、李斯等都曾担任过左丞相的职位,左丞相印封泥,正是他们当时呈送机要文件时,封缄盖印的遗物。 通过这枚封泥,我们可以看到左丞相印,除了标准的秦小篆字体外,它的识读顺序非常别致,是从左上开始,顺时针回文识读。在书博馆藏781枚封泥中,这种识读顺序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谓是秦代官印章法多变的一个代表。
除了左丞相印封泥,书博珍藏的秦封泥中还有右丞相印封泥,那么很多人就开始猎奇,既然同为丞相,左右究竟有何区别?哪个官职更高一些呢?
02
右 丞 相 印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也是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秦封泥所见的有“丞相之印”“左丞相印”“右丞相印”,秦以左为上,左右丞相相当于正副丞相。一般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右丞相印
左和右,这两个本意简单的词语因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了它们多重的内涵,在时代变迁之中二者也历经沉浮,互为高低。如今通过秦封泥,对于秦朝官场权利的高低之分,您能否也添加了一些了解呢?
对于现代人,封泥确实已经有些陌生,然而它的意义和价值却非同一般。封泥被专家称为是可以弥补《史记》《汉书》缺憾的珍贵文献,是统一的中国封建王朝第一部百官表和地理志。
而秦封泥在文字方面更是有着不小的艺术价值,封泥上的字体多用篆书。秦统一六国,文字上通用篆书,汉承秦制,官府的封泥上使用的也是篆书。
封泥书法艺术
封泥文字结构
秦封泥文字的结构,次要表现为印文文字的结构和章法的构成,也就是经纬纵横的线条对于空间的分割和界定。秦官印印文规划虽受“田”字格或“日”字格所限,却并不呆板,文字陈列有顺有逆,有横列,亦有交叉,绝大部分则为右起竖读陈列。字的结体一般为细长、方正以及长扁三种,规范中显示出微妙的变化。
01
方正平整
秦代官方所推崇的规范的“雅化”风格,引导印文书法趋向平整方正。这在秦官印封泥及秦刻石中均有体现。
02
便捷率意
在平整化占主导地位的秦封泥中,仍有风格率意的封泥数枚。印文体势欹侧天然、圆活灵动、风格上更接近秦诏版、权量、铜器文字、流显露战国秦风的遗韵。
03
变化丰富
秦封泥文字虽然是在特定的方寸之间陈列组合而成的,但文字内容相近的封泥,在规划上则显示出丰富的变化。如“左丞相印”和“右丞相印”,印文虽然都处在“田字格”中,但是陈列组合相反,前者从左至右旋读(顺时针),后者从右至左竖读。“右丞”两字字势揖向左方,“相”字右半的“目”字中两横下斜向右,“印”字也有同样的笔势;“左”“印”二字向右相应,“丞相”二字向左顾盼,双双相对。
文物从来都不是尘封的古董
秦封泥也是
它就像一个时空隧道
能将你带到千百年前
看似不起眼的封泥历经岁月留存至今
向我们传达着数千年前
中国古代地理、官制
艺术、经济、文化等
不同领域的历史密码
这当中我们不只看到了
古人的智慧
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而感到骄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