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寄信多,如果信封破了,邮局就会用这种封缄票把破的地方给粘起来,免得里面的函件受损。
封缄票,俗称“封口纸”,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给信函封口用的票据,以防寄信过程中由于信封破损或未封口而遗失内件。因其外形、图案酷似邮票,令人爱不释手,所以人们又送它一个雅致的名字———封装信函的艺术品。
邮政部门制造的封缄票,常见的有邮局代封券、邮局重封纸、挂号封纸等多种,次要是满足邮政业务的需要而制造发行。
如果寄信人因疏忽大意,没有将信函封口就仍进邮筒,邮局工作人员就会用代封券协助用户贴牢;如果信函在邮递过程中损坏,邮局工作人员就会用代封券重新封好。
许多国家邮政部门都发行和使用过封缄票,可谓奇光异彩,美不胜收。
著名的“圣诞节”封缄票,最早是由丹麦邮政人员蒙伊纳·霍滨尔于1904年首创发行,其设计不只突出节日主题,同时还与防痨宣传相结合,鼓励人们购买贴用,使之成为表达爱心的一种义捐方式,而义卖封缄票的盈余全部用于抗痨防痨事业。此后,封缄票便随着信函飞向世界各地。
封缄票早已有之,在我国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是集邮组织或邮政部门为添加集邮者的兴味而印发的用于函件封口贴用的封缄票。
如中华邮票会和新光邮票会为会员印发的贴纸,八十年代常州市邮电局印发的《十二生肖》、《儿童生活》封缄票小版张等。
二是邮政部门对邮件传递过程中破损开口的邮件封口使用的封口纸,它是邮政部门对邮件担任任的表现,近年则更多的使用了印有邮政标志的胶带来封贴邮件。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邮政部门曾发行过数种封缄票。
其中有一种绿色封缄票,上方印有“中国人民邮政”,下方印有“收到已破邮局代封”,以及“代封人签章”、“主管人签章”等,说明邮政部门对处理破损函件认真担任。
票面两头和四周还印有图案、花边,颇为精美。如今,这种封缄票已比较稀少珍贵。
我国江苏省常州市邮电局于1987年发行的两套各12枚彩色,类似邮票式样的封缄(jian封闭之意)票,是封口纸之一种,也称美术封口纸,专门封口之用。
第一套使名为“《十二生肖》封缄票”,第二套命名为“《小朋友们》封缄票”。
(来源:集邮学历史)
上一篇:今日点睛 | 它曾封缄了皇帝“秘密”!探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