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明朝打更人——第十一章 本官可不管你们的死活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特此声明】

本故事纯属虚构,文中出现的朝代、人名、地名也皆为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切莫对号入座!文中插图皆是从网络中找的,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差人一听报信人说有瘟疫,这下不敢怠慢了,赶紧对报信人说道:“你站在这儿别动,我去禀告知县老爷!”

此时知县老爷正在后堂与他刚娶的一房小妾一边听着小曲儿,一边打情骂俏,两人你侬我侬好不惬意。

差人急匆匆跑到后堂刚好碰见小妾喂知县老爷吃水果。差人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知县老爷的幸福时光被差人打扰了,自然很是不高兴,骂道:“进来之前也不通报一声,成何体统!”

“小的晓得错了!”差人赶紧跪下磕头道。

知县厌恶地瞥了差人一眼,问道:“找本官何事啊?”

“回大人话,衙门外来了一名村夫,说有瘟疫!”差人回答道。

知县闭着眼睛,正摇头晃脑地听着小曲儿,慢慢问道:“什么瘟疫哪?”

就在差人即将开口说不晓得时,知县一下子从摇椅上站了起来,大声问道:“你说什么?瘟疫?”

“是的大人,衙门外那人就是这么说道!”差人回答道。

知县心中甚是慌张,自古以来瘟疫可不分什么你是百姓还是官老爷,一旦传染上基本就得去见阎王爷。知县赶紧吩咐道:“快将此人带到堂上,本官要亲身问话!”

差人不敢怠慢,快步退出后堂,赶紧跑到衙门外将报信之人带到大堂上。

知县大人拿出一张手帕捂住嘴巴和鼻子,看着报信人走进大堂。报信人刚要跪下磕头,知县大人焦急地说道:“免了免了,快快告诉本官哪里发生了瘟疫?”

“回大人,草民是回龙镇人士,里长派草民来禀告知县老爷,是槐山镇发生了瘟疫!”报信人恭敬地回答道。

“槐山镇?”知县大人记不起在他治下有这么个镇子。

一旁的师爷赶紧解释道:“大人,这槐山镇说是一个镇子,也就两百多户人家而已,那地方靠近大山,又穷又远。”

知县大人听了师爷这么一说,那颗紧张的心立刻平静了下来,说道:“本官晓得了,你回去告诉你们的里长,叫他派人把各个路口看守严实了,不要让那个什么镇...”知县大人又想不起槐山镇的名字,看向一旁的师爷。师爷赶紧小声提示道:“大人,是槐山镇!”

“对,不要让那个槐山镇上的任何人跑出来!”知县大人继续说道。

“草民一定将大人的话带到!”报信人恭敬地说道。

“禀大人,来时里长让草民向大人讨要一些药材随身带回去,里长说要给槐山镇送去!”报信人说道。

知县大人看了一眼身旁的师爷,师爷赶紧摇了摇头。知县大人心领神会地说道:“你先回去吧,这个事情本官晓得了!至于药材的事情,本官也得花些时日预备,待...待本官预备好后,就立马派人送到你们镇上!”

报信人听了知县老爷这番话,正预备还要说些什么时,知县大人已经起身回后堂去了。报信人看着知县大人的背影,悄悄叹了一口气,无法地转身朝衙门外走去。

知县大人回到后堂,小妾赶紧一脸殷勤地端来一杯刚刚沏好的茶。师爷站在一旁对知县大人说道:“大人,这槐山镇穷得叮当响,不断以来就没有向朝廷交过任何赋税。”

知县大人喝了一口茶,说道:“一分钱都没交过,还想从本官这里讨要东西,岂有此理!”

“那下一步该怎样办?”师爷小心翼翼地问道。

知县大人沉思片刻后,吩咐道:“你让赵捕头派几名官差去那回龙镇上,严防那个什么镇的人外出!”

“是的大人,小人这就去办!”师爷恭敬地回答道。

“大人,那药材之事...”师爷又小心翼翼地问道。

知县大人冷哼了一声,说道:“这些刁民平时都不向衙门交一分钱的税,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报信人又是快马加鞭地回到镇上,里长看着报信人身后没有带回任何东西,登时心中有些失望,问道:“我交代你说的那些话可否全部说出?”

“我说了,可知县老爷说他要花些时日筹备。”报信人抹了一把脖子上的汗水,气喘吁吁地回答道。

“唉!罢了罢了,我们本人想想法子吧!”里长失望地说道。

“三叔,人家知县老爷又没说不给,就是需要些时日而已!”报信人有些不满地说道。

“你小子懂个茄子!这是知县老爷敷衍我们!”里长有些气恼地说道。

“他那么大个官,还能骗我们老百姓不成?”报信人不解地反问道。

里长看了一眼报信人,没有再理会他,独自一人朝黄郎中家中走去。

此时黄郎中早已将药材清单列好。里长一进门,黄郎中便将药材清单递给里长。里长看了一下黄郎中列出的长长清单,叹了一声气后说道:“知县大人不拨药材,我们得本人想办法。”

黄郎中一听知县大人竟然连药材都不给,心中有些气恼,揶揄道:“这知县大人,还真是只进不出哪!”

“我们得本人想办法!黄先生这清单上所列的药材,我看有几味不是我们这里产的。黄先生能否用本地其它药材代替?”里长说道。

黄先生沉思片刻,有些为难地说道:“换了其它药材,这效果就得打折扣了。”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有劳黄先生了!”里长拱手说道。

过了两个时辰,黄郎中与众人才将修改后的清单上的各色药材预备妥当,不过此时已经快到三更天了。里长让众人回家歇息,明日一早再将药材给槐山镇送过去。

第二日一早,衙门派了一队衙役过来,有七八个人,领头的正是赵捕头。赵捕头一到镇上就看到众人正预备架着牛车给槐山镇送药材。赵捕头赶紧叫住众人,大声问道:“这里谁是管事的?”

里长赶紧从牛车上下来,对赵捕头拱手道:“在下是这里的里长!”

赵捕头上下打量了一番里长,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他身旁的一名衙役恭敬地指着赵捕头说道:“这是我们赵捕头!”

里长又赶紧行礼道:“小民见过赵捕头!”

“你们这是运的何物?要去往何处?”赵捕头趾高气昂地问道。

“回赵捕头的话,这是我们镇上给槐山镇预备的药材,现在就要送去!”里长恭敬地回答道。

“都把药材卸下来吧!”赵捕头说道。

“这是为何?”里长不解地问道。

“知县大人说了,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槐山镇,否则按故意传播瘟疫论处!”赵捕头不耐烦地回答道。

“赵捕头,这些药材可都是槐山镇急需的药材哪,晚一步送去恐怕会耽搁疫情的防治!”里长焦急地说道。

“这本捕头可不管!本捕头也是奉命行事,知县大人怎样说本捕头就怎样做!”赵捕头瞥了里长一眼后打着官腔说道。

“赵捕头,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哪,你...你就不能变通一下吗?”里长有些气恼地说道。

“万一出了事你担待得起吗?”赵捕头咬着牙齿恐吓道。

里长这下无话可说了,要是真出了事,他的确承担不起这个责任。里长心有不甘地站在那里,四周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赵捕头心中鄙视道——哼!土-包-子!然后对着众人喊道:“都散了吧,瘟疫期间禁止聚集!”

里长此时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赵捕头代表的是衙门、是知县老爷。

到了半夜时分,里长考虑到这赵捕头毕竟是官差,来到这回龙镇上,自然本人这个里长要尽一点地主之谊,便吩咐家里人打酒买肉,预备了丰盛地两桌酒席款待赵捕头一行人。

有人请吃饭,赵捕头自然欣然赴约。酒过三巡,里长看赵捕头喝得开心,便又问道:“不知赵捕头能否行个方便,让小人将药材给槐山镇送过去?”

赵捕头看了一眼里长,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凑到里长耳朵边小声说道:“既然里长待我等不薄,本捕头就实话告诉你吧,这是知县大人的意思!”

里长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赵捕头,低声问道:“都是知县大人治下的子民,为何父母官要这样做?”

赵捕头看了一脸不解的里长,然后嘿嘿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槐山镇平时不断都在知县大人的管辖之外。用我们师爷的话说,这槐山镇平时一厘钱的税都不曾交过,有困难了才想起知县大人,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里长吃惊地看着赵捕头——他没想到堂堂的知县大人竟然会有如此想法!

赵捕头尴尬地笑了笑,安慰道:“你也别气恼,这知县大人决定了的事,你我这样的小角色是改变不了滴!”

里长郁闷地将胸前的一杯酒拿起一饮而尽,又将酒杯“啪”的一声放到桌上——对于知县大人的决定,他的确无可奈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