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oem
你能想象吗?在科学理性大行其道的今天,年轻人竟然排队踏破了另一个地方的门槛,那就是——寺庙。
就在上周,早上7点,杭州灵隐寺已经开始大排长龙,人流量多到爆炸,大家惊奇地发现,人群中年轻人变多了,还是很多!
甚至在网上,他们还打出了“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的口号,
当初自封的佛系青年,难道真的开始求神拜佛了?
年轻人挤爆寺庙
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
这还真不是什么特殊例子,几天前,一条#为何寺庙旅游在90后00后中爆火#的热搜出现了,引起了十几万网友的共鸣,
不只如此,携程数据更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2 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 后、00 后占比接近 50% !
年轻人不只仅挤爆了杭州的灵隐寺,还有北京的雍和宫,9点开门,7点也早已排起长龙,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雍和宫?
这些祈求事业成功的人,他们的理由就很简单:雍正是工作狂,来雍和宫拜事业肯定灵!
还有北京的“卧佛寺”,因为谐音“offers”,就被无数求学求职的年轻人奉上高位,
南京鸡鸣寺也是一个道理,因为合了诗经里那句“女曰鸡鸣”,求姻缘的年轻人就趋之若鹜,
更不用说成都文殊院,一看名字就是考公考研考编人的上岸福地……
当然,跪拜烧香只是基本操作,更多年轻人开启了进阶玩法——请一件开过光的法物,
只需上社交平台一搜,你就可以发现,这种玩法大有市场,
雍和宫的爆款香灰琉璃珠,就遭到大批年轻人的追捧,据说这种手串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了寺庙里的香灰,非常特别,
一条手串拥有的5种颜色,更是分别对应了健康、事业、学业、招财、姻缘,
又比如爆火的灵隐寺十八籽手串,由材质不同的18颗珠子串成,意味着佛教十八界,寓意身体健康、平安顺利,
因其性价比高、样式新潮,更是成了年轻人不惜排队两小时也要“请”到的存在,
还有意味十全十美的玉佛寺手串、
法喜寺的爆款御守,仅“桃花运”一年销量就超过10万个!
哪怕可能这些需要“请”的法物,都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
摇身一变还是能升值百倍成为爆款中的爆款,成为广大佛系青年的寺庙OOTD,甚至脱销到一物难求,正如有人评论道:
“2000块的项链我想都不想。2000多的佛牌念珠我想都不想,直接拿下。”
还有人总结了拜佛心得:
总之就是让佛祖点对点工作到位,毕竟交了钱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服务吧,
甚至还有人参与一种寺庙深度游——禅修营,他们凌晨5点在山中起床、打坐、听师父讲经,
晚上十点就上床休息,期间完全不碰手机电脑,期待这种方式能给本人创造一种世外桃源,可以喘一口气的存在……
然而这种拜佛还不止于线下,不晓得大家最近有没有被线上的“电子木鱼”刷屏,
那个佛系APP界面上只要一个木鱼的图案,你只需敲击一下,听到“咚”的一声,就会出现“功德+1”,
在某短视频平台,与此相关的话题播放量竟然已经超过2.7亿,
用户们可以选择音色,设置悬浮文字,还可以配上诸如《大悲咒》《六字大明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佛音,
甚至还上线了机械佛、人工智能佛,紧跟时事、不落潮流那叫一个玩的六六六,
线上拜佛也开始配合年轻人的特性,只需一敲,仿佛尘世的烦恼就会随之远去,就可以体会到脱世的一丝平静……
永久不变的平安
究竟在哪里?
看到这里,我们可能都会很疑惑,九年义务教育中最重要的所谓理性科学,
到了当代年轻人身上,却摇身一变成了“玄学”,更是被打出口号说:
“在上班和上学之间,我们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我们选择了求佛。
在努力和奋斗之间,我们选择了做法;在关系和体系之间,我们选择了佛系。
在努力赚钱和艰苦奋斗之间,我们选择了感动上天。”
然而这一切,却不是年轻人刻意为之,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生活所迫:
“因为晓得,靠本人的努力是达不到的,还得是神仙”、
“次要是晓得本人没用,只能靠神了”……
本人没用又是什么意思?原来这都和一个词离不开关系,那就是焦虑,
2022年4月,一份调查网民心态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参与调查的4000多名90后中,有六成的人明确表示本人存在焦虑,而大部分的缘由都和工作有关,
还有“后浪研究所”的数据也表明,2136个人参与了调查,
他们当中,有72.36%的女生和79.24%的男生都存在年龄焦虑,且平均焦虑值都超过了5分,
但求神问佛也不是这代年轻人的专利,在玄学这条路上,
有人换刘亦菲的头像获得好运、有人转发锦鲤杨超越渴望上岸、有人求问塔罗牌、有人寄希望于星座……
风靡互联网的转运头像
即便有人宣称什么都不信,但遇见生活当中无法掌控的不确定性、还有社会频频的不公,
或许也会抬起头来,思考如何重新获得这种对生活的掌控感,安不下心,也不晓得如何安心,
当代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写照,就像一句话概括的“摆又摆不烂、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因为在这个时代,你无法像上一代一样“努力就有报答”,也无法平稳地、毫无烦恼地度过一生,
既无法抖擞精神好好生活,也无法无念无想马上躺平,年轻人独特的仰卧起坐生活法,让他们一直找不到面对生活最好的姿势,
他们寄希望于金钱,一则帖子“姻缘殿上一言不发,财神殿下长跪不起”被赞了3万多次的缘由,
然而即便有钱,他们的焦虑、迷茫和不确定感依然存在,一则回答解释道:
不是有钱人会迷信,而是有高风险的人会迷信。
当一个人处在巨大不确定性中,努力还不如运气能影响结局时,自然会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漫天神佛。
这都告诉我们,无论你相信与否,作为人的“出厂设置”中就已经有了寻找神、崇拜神的天性,
千百年来,人们寻神、造神、毁神循环往复,皆是来源于对人、对生、对死的终极迷思,
然而也正如上文所讲,无数个神、无数个佛中,“死马当活马医”成了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常态,
所以我们自然要问,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如何在纷繁复杂中寻找独一,如何在造假遍地中寻找真理,
不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是急功近利、病急乱投医、人云亦云地寻找一份暂时的心安,
而是寻找真正的道路、真理、生命,寻找一口永远不渴的井,寻找一位好牧人,这位好牧人为羊舍命……
希望你我都能在世界的洪流中醒来,而不是昏昏沉睡,任凭浪花的拍打;不是四处求医,忽视真理的呼唤,
在众多答案中找到问题的源头,而不是急迫地寻找、并跪拜那个世人穷尽一生追求的“标准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