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化式,又叫翻新,就是根据本人的需要,将有关诗词文中的句子略以改动,推出新意出来,成为新对联。
1. 诗词脱化式。就是把诗词中的句子,略加改造,翻新成对联。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名句,后人将之改成副联,题目于同乡会馆:
身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相识倍相亲。
他把原句中的“独”字改为“身”字,把“佳节”改为“相识”,“思”字改为“相”字,这么一改,有了新意,题目于同乡会馆,十分恰当。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五十一岁时,曾把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成一副励志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难过近黄昏。
有人将杜甫《寄李十三白二十韵》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句,改成副笔店联:
落处惊风雨;
挥来泣鬼神。
作者将原诗中的“笔”字隐去,加了一个“处”字,把“诗成”改为为“挥来”,既保持了原诗的风格,又添加了动感,读来颇有兴味。
2. 对联脱化。就是将已成对联脱化为新联。如:
昔日有一副名联为: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有一年,一位半文盲的财主为其母亲祝寿,将这副联的“人”改为“妈”,“福”字改为“爹”,然后贴在门口:
天增岁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如此一改,就成了天下的一个大笑料。
把原联中的“两”改为“三”字,把“南腔北调”改为“千锤百炼”,有了新意,符合铁匠身份。明代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写了一副著名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
早些年,有人因无情绪,改为:
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
家事大事不问事,平安无事。
后来胡耀邦晓得后,认为此联境界太低,遂改为:
风声雨声哀叹声,枉此一生;
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
这样一改,有了新意,鼓励大家为复兴中华,实现四化奋勇当先。可惜有失律之处。1987年初,北京东城区少儿图书馆举办了读书征联活动,帽儿小学郑伟同学又改成:
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悦耳;
口试笔试模仿试,试试惊心。
这样一改,写出了学生的喜和忧,另有一番新意。
3. 对联加字脱化。在原联的基础上,添加字,以达新意。如:从前有个穷秀才写了这样一副联:
行勤俭事;
过冷清年。
有人知他底细,便在他的对联前面加了两个字,成为:
早行勤俭事;
免过冷清年。
这样一改,对联新意立见。
生意人最爱用的一副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改革开放后,有人在此联前面加了几个字,成为:
旭日融融,生意兴隆通四海;
春风袅袅,财源茂盛达三江。
这样一改,具有时代气味了。
4. 改标点脱化式。在对联中移动或改动标点符号,使联意发生改变。
从前,有个不得人心的财主,在春节到来之时,请了一位秀才帮他写副对联。这位先生想:他平时对人很不好,这时玩弄他一回。这位先生便表面欣然答应,帮他写好的对联:
今日逢春好不晦气;
来年倒运少不足财。
写好后,读给财主听:
今日逢春好,不晦气;
来年倒运少,不足财。
财主听了,很高兴。叫家人贴上。第二天,有个和尚来化缘,得到这副联后,哈哈大笑,笑后念到:
今日逢春,好不晦气;
来年倒运,少不足财。
财主一听,不觉大怒。马上叫人撕了。
5. 换位脱化式。在原来的句子中变动字的位置使对联的意义发生改变。如: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后来清代名人纪晓岚因对榨取钱财的庸医非常愤恨,于是就用孟浩然的诗句,通过换位手法,改成如下这副联,讽刺庸医: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真是巧妙。
(1)一联单换,即两联中只要一联有换位。如: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这副对联中,下联没有换位,而上联中的“梅黄”,将“黄梅”换位成“梅黄”,以对“李白”。
(2)各联自换,即上下联均有换位,但都只在本联内进行。如: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上联“十八”恰好是“八十”换位而成,“十八公”即“松”字;下联中“重九”,也换位成“九重”,与之前后相对,非常贴切。
(3)两联互换,这种换位又叫“异位互重”,即上下联都用了同一个字或者词,但在相应的位置上交叉相对。如:
子将父作马;
父望子成龙。
下联中的“父”与“子”就是上联中“子”与“父”的换位。再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这是林森挽孙中山的联。下联中的“千古”与“一人”是上联中的“一人”与“千古”的换位,意思却各不相同。再如:
过苦年,苦年过,过年苦,苦过年,年去年来今变古;
读好书,好书读,读书好,好读书,书田书舍子而孙。
此是钟耘舫所题,反复换位,每换位一次,就出一层新意。
上一篇:侵犯著作权罪的修正与认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