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为同窗赠明前茶作
诗酒乾坤
望断京华息软尘,疫情难隔世情真。
思君年后三秋意,赠我明前一斛春。
七碗暗香生齿颊,十分清气长精神。
虽无酩酊酬佳节,却有诗文报故人。
只需粗通文学的人,都深谙文学是言语的艺术这一论断,而诗歌是极简约凝练且极富修辞色彩的言语艺术。如果往简单里说,做诗无外乎命意与遣辞二端。诗意固然来自于生活中五花八门的题材,但就具体诗歌作品而言,题材只不过是诗意的承载物而已,而遣词则是达意之路,是“言语艺术”的具象化。
这首《为同窗赠明前茶作》,取同学给本人赠送茶叶这一生活中极细小极平常的题材入诗,并通过赠诗致以谢意。观“疫情”云云,显然作于这个大疫流行的春季,可以归入广义的疫情诗之列。与那些钟鼓般响遏行云的抗疫诗相比,读之如泠泠清泉入耳,习习凉风拂面,盖以其切己之故。首联上句,下笔即云同窗思念在京城的“我”,下句以“我”的口吻赞誉同窗的念友之情。颔联分承首联,上句紧承首联下句,抒发“我”对同窗的思念,下句则承首联上句,点明“望断京华”的同窗赠我明前茶,扣住题目。颔联承第四句,写“我”饮茶之感受:香生齿颊、人长精神,感念之情包含其中。尾联借用杜牧的诗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诗之由与感激之意。“诗文”,诗也,偏义复词。
此诗事出平常,言简意明,脉络清晰,除两头二联使用四个数字,带来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之外,似乎平淡无奇。然从自注“软尘”“七碗”“酩酊”三个语典来看,实则大可留意。看似随意的三个正文,隐隐透显露作者学诗的匠心与法门。诗酒乾坤前此有些诗作,喜用难字与古语,往往成为阅读的妨碍,显示其潜心学古时一度存在“食古不化”的现象,而这首诗自注的三个语词,即便不出注,亦不害其畅达。借古语以达今情,昭示着其在“食古而化”的道路中留下了实实在在的脚印。实际上,“思君年后三秋意”中的“三秋”,亦取《诗经》中“一日三秋”之意。至于“望断”“京华”“思君”“齿颊”等,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之雅语。
这便是恰当使用古人的成辞或诗句产生到的艺术效果,前人称之为“脱化”,并视为极重要的做诗方法。早在宋代,黄庭坚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亦云:“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明代杨慎曾指出“唐诗不厌同”的现象,清代梁章钜也以“多展转相袭”来评价汉魏古诗。然不可否认的是,各个朝代及各著名诗人的诗都各具自家面目。可见,潜心学古,在承继的基础上创新,是做诗的不二法门。
据记载,王铎等历代书法名家终身临池不辍,往往“半天临帖,半天创作”。虞集曾这样评价赵孟頫的书法:“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临帖自然有各种临法,虚心学习前人经验,回归传统,一直是构成自家面目的必要阶段。学书如此,学诗自然也不能例外。
特邀点评 / 莫真宝
诗人简介
诗酒乾坤,诗词爱好者,法学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金融学研究生,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著有诗集《玉壶吟》,诗词文赋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诗词中国》《书摘》《光明网》《搜狐网》《作家报》《安徽日报 》等多种网络、报刊及杂志。
专家简介
莫真宝,湘人居京,就职于国务院参事室、地方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
更多好诗
清 明
节日里听父亲和堂哥聊家族墓地
明 日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点 评 专 家
北乔、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栏目掌管 / 王夫刚
每日好诗栏目作品来自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
想让你的诗歌出现在“每日好诗”?
人
上一篇:对联例话:楹联的组织结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