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书人茶话 | 古直、钱仲联与黄遵宪诗注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直读书图。

庐诗草》曾先后有两位著名学者为之作笺注,其中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流播尤广。在该书初版(商务印书馆,1936)《发凡》中,钱氏曾提到:“兹集向无注本……古直《黄公度先生诗笺》三卷,所选注不及全集三分之一,舛误至夥(以下归纳为五病,并举例多条)……此外尚有瑕疵,不遑枚举。古氏于黄先生为乡后学,而其注疏陋,实不足为人境庐功臣。”对古直作了很不客气的批评。

按:古直(1885-1959),字公愚,号层冰,广东梅州人。同盟会员、南社社友,民国间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著有《层冰堂诗集》《汉诗辩证》《曹子建诗笺》《阮嗣宗诗笺》《陶靖节诗笺》《钟记室诗品笺》《汪容甫文笺》等,其《黄公度先生诗笺》三卷,初版于1927年。

而钱氏笺注本面世之后,古直曾写过一篇《跋》(1936年):“《人境庐诗草笺注》十卷,常熟钱萼孙仲联撰。乡人诗集全部有注者始此,信可贵矣。然披阅之后,顿觉失望,试略言之……(以下归纳为十类舛误,并举其例)要之,钱氏此注纰漏百出,令人穷于指数。今过而存之,后来必须更张也。”古氏此语,当是就钱氏《发凡》而作,可谓针锋相对。然则钱谓古注“舛误至夥”,古谓钱注“纰漏百出”,读来令人莞尔。不过仔细比对,却发现这并非同行相轻那么简单。

如钱注本附录自著《梦苕庵诗话》论黄遵宪《冯将军歌》云:“连用将军字,此史、汉文法,用之于诗,壁垒一新。”古直评云:“此歌实由黄仲则《余忠宣祠》一首变化而来……仲则武进人,诗名之盛,不下公度,钱氏不能举其乡前辈之诗,何耶?”古直所讥,重点乃在“壁垒一新”四字,今查钱注通行本,《冯将军歌》注云:“案:以上四句,脱胎于黄景仁《余忠宣祠》诗云:‘……’”,则“壁垒一新”四句已删,而附录诗话则“壁垒一新”四句仍然保留,前面添加“此夺胎于黄仲则《余忠宣祠》诗”一句。

古直又云:“《乌之珠歌》‘内官频促黄门试’,钱注《后汉书·百官志》云云。今案:司马彪《续汉书》有《百官志》,范晔《后汉书》无《百官志》也。以彪《志》为晔《志》,误矣!又‘群胡化鬼扰西域’,钱注但焘《清朝全史》云云。今案《清朝全史》乃日人所著,而但焘译之者也。以日人为但焘,此又误矣!”今查钱注通行诸本,《后汉书》已改正为《续汉书》,但焘《清朝全史》相关文字已删去。

如果说以上都有可能是钱氏后来本人所作改正,那么下面这一条显然并非如此。古批钱注有一条云:“《群公》一首,‘人人六等罪分明’,钱注:‘《新唐书·崔器传》:李岘执奏,乃以六等定罪。’何谓六等,莫能明也。今按《通鉴·唐纪三十六》,崔器上言,诸陷贼官,准律皆应处死。上从李岘议,以六等定罪,重者刑之于市,次赐自尽,次重杖一百,次三等流徒。必举《通鉴》,而后诗意涣然矣。”查钱注通行诸本,已补上《资治通鉴》相关文字。但值得留意的是,古直所补《通鉴》文字乃概括言之,并非原文,而钱注诸通行本所补与古氏一字不差。可见钱氏并未查对《通鉴》原文,而是径引古氏之语。

此外,古直又云:“《启銮喜赋》一首‘民心犹戴往黄皇’,钱注:‘《汉书·王莽传》:改定安太后号曰黄皇室主,绝之于汉也。’今案:‘黄’为‘王’之误字,非校者误之,即手民误之也。《谷梁传》:‘王者,民之所归往也。’《韩诗外传》:‘王者往也,天下往之,善养生民者也。’《白虎通》:‘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民心犹戴往王皇’义本此。皇者大君,指德宗也。若如钱注,是指太后矣。无论公度皇党,必不颂后,且题云‘启銮’,而诗则颂后,有是诗法耶?”查钱注通行诸本,已改为:“古直笺:‘黄’为‘王’之误字。《谷梁传》:‘王者,民之所归往也。’《韩诗外传》:‘王者,往也,善养生民者也。’《白虎通》:‘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犹戴往王皇,义本此。皇者,大君,指德宗也。”按:古直所作纠谬诸条,钱注通行本大多已依之改正,但仅有此条注明采自古直。至于钱注本中原有的采用古氏注,即《发凡》所谓“古氏案语,加‘古直笺’三字,以清眉目”者,并非古直纠谬之处,与此稍有不同。如此看来,似乎钱氏并不耻于直接采用古氏注,只是不大情愿让人晓得古氏曾给本人指瑕,这种微妙的心理不可不察。

如今钱注初版已不易寓目,古直的这篇跋文可谓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旧貌。平心而论,古注的确有疏误处,钱氏《发凡》所指大多也有道理。故钱注初版卷首,其师执陈柱(与古直同为南社社友)序有云:“今人注本以古直公愚教授笺为颇详,然亦不无遗漏。”用语即较为公允。不过就事论事,后出转精本是应有之义,前人笺注有误之处,弃而不取即是,或者在注释中指出也可,完全不必要在《发凡》中诲人不倦细数前人之非。更何况钱氏于古注采摭颇多,却不扬人之长而揭人之短,宜乎古直不怿。而当钱注出版后,古氏对其纠谬,即便是激于钱氏《发凡》之出言不逊而为,也属正常的学术商榷。但是钱氏既采其说以作修正,却又消失其功,乃至历经修订皆不易其贬抑之辞(修订诸版《发凡》仅删去“古氏于黄先生为乡后学,而其注疏陋,实不足为人境庐功臣”三句),就不免有失学者的风范了。

汪梦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