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日本学生必读的文学作品之一,亦是出现在读后感作业里最多的书目。
它获得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和儿童文艺新人奖。
到底书里有什么魅力呢?
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这本书被归类于儿童文学。作为大人的我读起来也很爱,完全可以放大一下归类,这种书不只仅属于孩童,也属于大人,是大人孩子们都能阅读都会从中有所收获的书。
这是一本温暖和治愈的书。
《夏日庭院》讲述了这样一个充满美好与爱的故事。
在一个夏天,三个小孩子偶然遇见一位孤僻的老人,出于强烈的猎奇心,想要了解人死了是什么样子,他们开始默默观察老人的生活,没事就跑到老人门口偷偷窥视里面的情况。
随着孩子们的到来,出人意料,老人随之走出孤单
老人在茫然的孩子身边扮演了父辈的角色,教他们除草播种,对他们倾诉年轻时犯下的错。那年夏天,他们看见了生命很美的风景。
这本书的核心是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关系。
这是儿童文学,又绝非儿童文学。有些事情在十多岁懵懂年纪读起来理解的可能只是表皮,毕竟那时少年的世界才刚开始,世界是新的,人是新的,冬天之后的春天也是簇新的。
作为大人来看,才能看到和理解表皮之下作者写的,那些与死亡相关的,能够感同身受的东西。
故事里的老爷爷从战场归来,逃离了妻子儿女,多年一个人生活。
硕大的房院里只要老爷爷孤单的一个人,每天靠着看电视打发时间。这情景,是不是特别熟悉似曾相识,子女在外地生活工作,有本人的小家庭,常年不回来探望父母。老人老去之后面对的生活,在不远的日本和我们这里,充满着类似之处。
不知从何时,老爷爷放弃了本人,每天足不出户 ,连垃圾都不收拾。与这个世界断绝了联系。变成了孩子口中学校传说中奇怪的人物。
小学最初一年的暑假,三个有着不同问题的孩子们凑在了一起,想要晓得人死后是什么样子。
“胖子”山下的奶奶去世了,他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对死亡对鬼魂的疑惑。他学习不好,身材粗短,爸爸妈妈感情有矛盾。
”眼镜“河边的生活里没有爸爸,他编造出很多爸爸身份的版本,有时是小说家,有时是飞行员,真实情况是河边的爸爸抛弃了河边和妈妈,和别的女人生活在一起。
木山的妈妈是全职妈妈,爸爸每天都很晚回来,爸爸妈妈从不在一起吃饭,妈妈经常偷着喝酒,用酒精麻痹本人。
每个孩子都有本人的困扰,他们父母的感情大多一团糟,少年们对原生家庭、世界以及本身都充满着朦胧的困惑。
孩子们观察到老爷爷每隔三天到附近的便利店买吃的,每次买的东西都差不多,都是些便当、面包、香蕉、咸菜和方便面等速食食品。
山下偷出来家里卖的生鱼片,附上乌贼海胆紫苏叶和萝卜丝送给老爷爷。他忍不住想让爷爷补充养分,品尝除了速食食品之外的好东西。
此刻孩子们的动机已经从想搞懂死亡的猎奇变成了对老爷爷逼真的关怀。
在互相试探怀疑之后,老爷爷和孩子们走到了一起。一起修理破败的院子,一起清理荒草开辟场地播撒波斯菊种子。
大雨过后,新的生命破土而出。
这亦是付出和给予的故事,孩子的接触,孩子的善意和关怀,孩子的活力让老爷爷重新找到了本人生命存在的意义。
老爷爷对孩子们坦露了深藏心里—不断不能原谅本人的秘密,得到了别人—更重要是本人对本人的谅解和救赎。
和老爷爷的接触、生活也让孩子见到了生活的另一面、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而突破了狭小的自我世界,变得愈加沉稳坚定,面对充满混乱的生活,变得愈加有勇气。
他们变成了彼此需要与被需要的存在。
老爷爷的生命在停滞很久之后再次盛放,又戛然停留在了这个拥有孩子们爱的夏天里。
老爷爷在离开的那刻,安详的像睡着了,桌子上盘子里盛了四串葡萄,等着夏令营归来的孩子们,读至此登时眼泪止不住的留了下来。
这段结伴而行的日子随着老爷爷的离去结束了。
属于小学生最初的夏天也结束了,他们即将升入初中,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三个孩子站在马路的——亦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告别。
他们挥手告别,互道保重,英勇的开启人生未知的新篇章,“因为我们在那个世界里有熟人,他会给我们壮胆!”老爷爷在另一端的世界永远守护着他们。
宠爱这种日系淡淡的文风婉婉道来的叙事,汤本香树实把一个别人写来可能煽情可能过于沉重的话题写的如此轻巧优美。
老年人那种孤单与无法,大部分源于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渐渐走向静止的。老年人生活面逐步变窄,很难交到新朋友,面对可知的死亡,大概也无意再去麻烦。
我们的社会是求新的社会,是面对年轻人、中年人的社会,是飞速前进的社会。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社会并没有那么敌对。年轻人忙着上学,工作,成家带孩子,分给老人的时间少之又少。老年人,属于被极速发展的社会所抛弃的那群人。
你可以开心的给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换尿不湿,细心观察甚至嗅闻宝宝的大便能否成型健康,但对于不能自理的老人,端尿盆子这件事情就没有那么心甘情愿。
孩子代表着希望,而老人则代表着不可避免地衰亡。
潜意识里,我们深深的惧怕死亡,只想接近和拥抱希望。所以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本人身上,在孩子身上,而不是父母身上。
书里的老人在一开始就处于这种面对只要一个人的生命,放弃自我浑浑噩噩的阶段。正处于狗都嫌烦无人搭理的年纪,整天蹦蹦跳跳精力无处发泄的三个小孩子们正是老人的对照面。
作者选的视角是孩童的,从孩童天真的眼里看这个世界的夏天,他们的世界里一度不曾嗅到死亡。
实在不喜欢很多一写到生命与死亡命题就变的沉重而刻意的书。记得小时候读过好多……给当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说不上来是什么缘由,就是讨厌别人揪着眼皮让你哭。
国内现在中小学生读马小跳,沈石溪、曹文轩和杨红樱等作家的比较多。有些书还不错,有些书的三观真的一言难尽。
相对非儿童文学,一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合格的书,是优秀的儿童文学的准入证。而市面上很多畅销热卖的儿童书籍,却没有做到这点。
比如曹文轩的《甜橙树》,归类于儿童文学,可是小孩子读后收获了什么呢?那本书讲些什么故事呢,据看过的网友说, 里面的故事有退伍兵爱捉奸,一辈子没捉到本人的老婆和隔壁的哮喘病有私;儿子爱赌博,发现父亲出轨以此要挟,最初又设计母亲捉奸,母亲最初得重病;还有男子被沿海地区的连襟玩弄,从小训练儿子喝酒报复几个姨父。呃......这都是什么故事,社会奇怪变态大赏嘛。
救救孩子们吧。不是越离奇越压抑越苦情越好,通常那些带来的更多的是精神创伤和惊吓。
一本书好看不好看,文笔是一回事,作者的思想或者说世界观更重要。
选取了什么,在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尾。这本书都做得非常好。
人上了年纪,说不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为年纪越大,回忆也就越多。即便有一天这个人消失了,他的回忆也会洋溢在空气中,溶化到雨中,渗透到泥土里……如果回忆可以生生不息,那么它会飘散到任何地方,也许还会悄然潜入另一个人的心扉。有时候,明明是第一次去某个地方,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恐怕这就是很久以前某个人的回忆在跟我们开玩笑吧。
你看,翻译过来的文字必然失掉了一些本来言语里的东西(优美,气韵,双关等…),可是,即便简单的翻译也能表达出绝大部分要表达的内容。
整本书都有种悠长夏日的气味。美好自然。
并非教条或死板,给孩子的,我们愈需要更好更优秀的作品,比如《夏日庭院》这样的故事,估计很多大孩子小孩子们看完后,能更好的面对和理解死亡,会花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们,能愈加珍惜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人的相处时光。
孩子会想要变得更好,对这个世界付出多一些的爱和协助。
而我们,终将变老,成为老爷爷老奶奶的存在。
即便这个世界在我们大人看来已经是那么不可救药无法改变,可谁晓得呢,如果从小朋友们开始改变,说不定世界真的会变得更温暖。
汤本香树实,作家、编剧,1959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音乐大学作曲专业,从学生时代开始撰写歌剧剧本,师从寺山修司。处女作《夏日庭院》获日本儿童文艺新人奖,被译成十多国文字,改编为电影和舞台剧,并出版《春天的风琴》《白杨树之秋》《西照之町》《魔女与森林的朋友们》等。新作《岸边之旅》由导演黑泽清搬上大银幕,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