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小雪丨7首古诗词,带你领略古人笔下的“小雪”时节!
今日小雪
露凝霜重渐倾欹
宴赏才过小雪时
秋远去,寒入冬
今日16时20分
迎来小雪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的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小雪节气的交节是一个时间点,小雪节气长达15天,在小雪节气这天或者这个节气时段遇见雪,在战国和汉朝的黄河流域可能是常态,在其他历史时段,就要看你的缘分了。
所以历代关于小雪节气的小雪吟咏都不太多。
康熙十七年,康熙派人去朝鲜采集朝鲜汉诗,其中有一首诗对应着小雪节气。
小雪堂
吴时凤
地即黄冈胜,官如玉局闲,
竟然小雪日,唤作此堂颜。
也就是在汉城,难得小雪节气那日下了小雪,而且难得这位吴姓官员的家里的名字叫作“小雪堂”。
他兴致勃勃,欢欣鼓舞,真是祥瑞啊。
这些都证明了小雪节气当天或者这个时段不是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应景的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唐朝的小雪诗不多,因为唐朝比较温暖,小雪多半是节气概念上的,元稹二十四节气诗写小雪,是作为普通人的节气科普作品,他强调的是“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这种早冬的冷美,没有涉及到雪,可以证明小雪节气在唐朝的黄河流域,下雪也不是常态。
这首张登写得愈加可爱,那历书上明明写着小雪节气到,可是这里刺桐依然是绿色,木槿花依然开放。
当然他晚年做官是在漳州,这地方一年四季连霜都少见,何况雪。唐朝的温度和现在类似,日历上的小雪节气徒有空名。
小雪
唐·清江
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不过这首写小雪的诗,虽然不能断定是小雪节气里的小雪,但也写得生动。因为既然是小雪,必然不会太大,也有空中飞舞落地即化的那种初雪凉美。
在风中看小雪,百看不厌,要是多了大了,就没有这种仰天清凉扑面的花雪美。因为多了就会构成积雪,遮盖山峦。
烦闷的人正在书窗下读书,那片片小雪飞来,有着沁人的片片寒凉。
这应该是早冬十月的小雪,至多窗户还开着,没有到需要关门闭户抵挡严寒那种冷。而雪多半落地就化掉了。
江干小雪
宋·司马棫
枫落吴江小雪天,三三两两捕鱼船。
蹇驴瘦马何方客,眼看风波不著鞭。
宋朝的气温偏低,倒是小雪节气遇见雪的机会多。
比如这首,江南地方早冬也有小雪。枫落吴江是指的早冬,此时枫叶已经大部分凋谢,落在地上和水中,而小雪飘飘洋洋落了下来。但是江上仍旧有三三两两的打渔船,此时正是起网鱼肥的好时节。
江南冬色清美,又有着劳动的活力,江边虽然有雪还有江风,但是吸引了落魄漂泊的他,看着渔民起网,心生羡慕。
虽然江上也有风波,也叫人为渔民捏把汗,但是这种朴素的有着劳动热情的场面,也让他有江湖田园之想吧,实际他比这些渔夫还不如,渔夫网网有鱼,只怕他前途茫茫,进退两难。
这首诗倒是把江南的初冬江湖劳作,写得让人羡慕。
醉眠夜闻霜风甚紧,起坐达旦二首
宋·杨万里
雪花旋落旋成融,横作清霜阵阵风。
一夜急吹君会否?妒他残叶恋丹枫。
这也是早冬小雪节气前后的初雪。雪花边落下边融化,但是风中别有一种霜雪的味道,化作风进入你的肺腑。
你知不晓得小雪降下是什么意思?那是风雪嫉妒枫叶久久不从树上凋谢,正和枫树磨叽缠绵呢。
小雪节气也常常意味着真正体感的冬天正式到来。
这首诗将小雪和初雪写得生动,不是所有的雪花都会变成白雪平铺在地上,尤其初冬的雪,它的生态生命极其短暂,就在云端和地面的长度里。
十月下旬骤寒小雪
宋·陆文圭
朔风翻屋浪喧包,泼墨浓阴扫不开。
天下撒来云母粉,人间唤作豆秕灰。
细民共喜宜新麦,老子先须探早梅。
为怕玉容禁不得,数枝和注折将来。
这是宋朝农历十月下旬的寒潮,应对正是小雪节气时段。
剧烈的降温,先从北风开始,然后积雪云压过屋顶,开始洒下细雪。但是这样的雪并不十分厚重,落在秋冬的庄稼残草上灰蒙蒙的。
但是这样的雪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他们的冬小麦正需要这样的降雪杀灭虫害,滋养土地。
诗人却惦记这早冬开放的梅花,怕它们经不起骤然的降温,出现冻伤,赶紧将快开和开了的梅花枝剪下来,放在室内养着。
实际我感觉到了他心中对这种天气的无法。
所以想穿越宋朝的人,一定要带羽绒服,我们遇见的极端天气,在宋朝经常发生。比如太湖长江冻住了,这可真要命。
咏雪
清·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小雪之美,美在轻盈,郑板桥这首咏雪诗,未必是写的小雪花,但是一定是一场不大的降雪。
看见雪花从空中飘落,甚至可以数着数。但是在怒放的白梅上,雪花落下,就没有痕迹了。
这固然是说江梅的洁白,但是飞入梅花都不见的雪,只能是一场小型的初雪或者雪之初。因为它们落地就不见了呀,飞到梅花上头,也只见梅花,不见雪色。
来源:初衣胜雪
今
日
小
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
扫码关注我们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