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上周末,舟公子学校通知去师范大学那里听教育讲座《做一名合格而优胜的父母》,内容引见写得很吸引人,我一想,这是个教育娃爹的好机会,于是跟舟公子爸爸说“你也去”。
讲座一开篇,老师就列了很多当下教育孩子中大家经常遇到的难题,舟妈内心激动,听说是知名教育专家,这些问题要是都能处理那多好。
结果讲来讲去,就只说了一点,要给孩子读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仿佛孩子学了“百善孝为先”,就什么问题都不会有了。讲座一结束,讲堂就变成了一个抢购某国学神器的热烈售卖现场。
我从不否认国学的作用,毕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华(里面糟粕也是有的,父母要把好关),但对于要不要现在开始就背四书,需不需要买一两千块钱的神器,我还是持很大保留意见的。
个人觉得背经典,还是最适合从古诗词开始。
壹 我们为什么背古诗
我们为什么要背诵古诗词?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大热,家长圈里让孩子背古诗的越来越多了。但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背诗呢?就因为一句笼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么。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古诗的,读诗这件事本身就让我感觉平静、欣喜。尤其是在某个恰到好处的时间,站在某个恰到好处的地点,忽然想到某句恰到好处的诗词,当下的情形、心境与表达之间贴切合宜、天衣无缝,这种感觉十分温馨,不亚于寒冬里喝下一碗热汤。
前阵子带舟公子去西北旅行,站在弱水河地方的大桥上,我内心慨叹万千,这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弱水啊。看着蜿蜒千里波光粼粼的水面,我才第一次逼真地感遭到,什么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想,如果不晓得这些诗句,这条河也许不会让我流连不舍,这趟旅行也不知要失色多少。
在诗歌中感受美,在诗歌中更深切地体会某些感受,用诗歌更贴切地实现某种表达,这是我读诗的意义,也是我让舟公子读诗的缘由。
当然,还有个答案一说就很有说服力:因为娃考试要考呀,而且比重越来越重了!
贰
我怎样带舟公子读诗词?
2020年是很特殊的一年,疫情不只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连教育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之间,线上教育异军突起,众豪杰纷纷入场角逐,各种琳琅满目的教育产品让家长们挑花了眼。
古诗启蒙的app应该也不少,有单独的古诗启蒙,也有把古诗启蒙融进大语文学习的,我本人是一个也没用。古诗词启蒙这件事儿,难度不算太大,"费妈+费时间“就可以了,不要再去费孩子的眼。毕竟只跟app学一遍不太可能背得下来,加上其他科目的启蒙可能也需要线上课,还是要尽量减少屏幕时间吧。
那怎样带孩子背古诗词呢?我觉得有3个关键点。
一是多听。“听说读写”,对于孩子来说,不论是学英语还是学古诗,听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听多了自然就容易记住了。现在各种软件(比如喜马拉雅)上古诗音频特别多,把本人觉得顺耳的找出来给娃听就行了。
二是多反复。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记忆的本质是什么?是对抗遗忘。遗忘几乎太容易了,几个月前的某天,舟公子忽然问我,“水”的英文怎样说,老母亲几乎要吐一口老血,这是一个从小进行英语启蒙的孩子该问出口的话吗?所以记住这条曲线,在孩子完成学习后,相隔1天、2天、4天再复习。其实也不用这么严谨,我就是隔段时间,想起来就给孩子复习复习。
三是结合情景学。把诗歌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孩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也不会觉得读诗是多么刻意的一件事情。看到荷花来首《江南》,看到柳树读读《咏柳》,看到明月感受一下《静夜诗》,千年沉淀下来的璀璨文明,只需用起来,它就是鲜活生动的。
叁
要给孩子讲古诗词的意思吗?
这就是“先理解意义再背”还是“先背再理解意义”的问题了,貌似教育界还挺多争议的。我个人倾向于,先简单理解再记忆。对于幼儿来说,理解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先找一些不那么笼统的诗歌开始背就行了。
还是不晓得怎样选的,舟妈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先照着小学必备古诗词大纲来选,从一年级的背起。
从简单的诗词开始,妈妈给孩子稍微讲讲,娃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就够了,不用太深刻。每个年龄段,对诗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等孩子大一些,交给他本人。这个时代的父母挺担任的,有时也难免越俎代庖,没必要呢。
举个小栗子:
我带舟公子背《江南》,就拿了一只毛毡布做的小鱼,剪了几片叶子,把诗歌的内容演示了一遍,方法简单、道具简单、效果明显,一目了然。
其他诗歌也是同理,有时间的我就演绎一下,更多时候是,背到哪一首诗,就上百度搜索,找张最合适的图片打印出来,对着图讲一遍,就开始背了。
肆
有什么合适古诗词启蒙的书?
有很多…很多…很多………
我就引见一下本人买的几套,感觉比较好的吧。其实书也还没给孩子看,本人有时间就看看。买书的很大一个缘由是,感觉书确实不错,看到觉得合适就买了,免得以后需要时想不起要买什么书。
1 幽默派——《漫画版:笑背古诗》
一套4本,分为诗人篇、技法篇、常识篇、文化篇,漫画方式的,很有意思,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可以本人看,如果娃还小,亲子阅读也行,不看也行。
2 文艺派——《飞花令里读诗词》
北方文艺出版社的,这套书真是相当文艺,整整10本,取名也叫《梨花风起正清明》《轻罗小扇扑流萤》什么的…,我这个当年的半吊子“文艺青年”看了也犯怵。这种体量太大的,容易给人带来心理压力,一般人不要买了,重度诗词爱好者力荐。
3 学识派——《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这套书很赞呀,一共4本,是对着中国地图来读诗的。我去西北之前,就先查阅了这套书,找了找我们目的地相关的古诗词。不过因为太多,就只让娃背了一首《登鹳雀楼》,毕竟都走到黄河边了。其实我更想让舟公子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但《将进酒》实在太长了,只好作罢。
4 应试派——《部编古诗词精讲》
一套2册,诸葛学堂豆神大语文古诗词精讲的讲义,按年级分类,可以搞定1-6年级诗词的预习和复习了,我看着有点单调,不过应试的嘛,小学生可以备一套。
5 父母先学派
不要光叫孩子学,本人先学起来。父母自鸡,或者叫本人享受,推荐六神磊磊或者蒋勋的书。最近在二刷蒋勋老师的《蒋勋说唐诗》,真是好喜欢他呀,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温文尔雅,是真文人真美学家~~~
说句实话,舟公子还只会背8首诗呢,因为最近才开始,老母亲还比较佛,每星期只安排了1~2首。但前阵子他背《 赋得古原草送别》时,竟然本人把它唱出来了,把我这个老母亲开心得嘞,只差没飞起来了。诗歌就应该用来歌之咏之,最好还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开开心心地享受
想想《毛诗序》的这句话: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来,一起读诗吧~
舟
妈
叨
叨
白天上班,晚上陪娃,有时欢欣鼓舞,有时焦躁不安。前阵子有个妈妈在群里问古诗启蒙的事儿,于是趁周末娃上体能课的时间,花2小时写了这篇小文,时间无限,都是大白话,排版也从简了。可怜昨天编得差不多了,电脑不断死机,还是留到今晚来发了。
公众号没有文章留言功能,大家有啥想和舟妈聊一聊的,欢迎加舟妈微信,或者关注公众号在对话框里留言哦~
往期精选
强烈安利!我可能会吹爆这本童书,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强烈安利!我可能会吹爆这本童书,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
坐标广州
言语教育本硕连读
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职场妈妈
添加舟妈个人微信,抱团取暖~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共同成长!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这是我的第20篇原创文章
您的每个转发、点赞、再看,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