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兔年说兔,古诗词中的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SPRING FESTIVAL

二零二三·兔年春节

2023年是十二生肖中的兔年,兔子,向来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动物之一,乖巧可爱,萌态可掬;而且从古至今,围绕着兔子,不断有着各种各样美丽而风趣的传说。

兔年说兔,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不妨来说点风趣的事——看看古往今来,古诗词中的兔子是什么样。

兔子这种机灵可爱的生物,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中。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中,便间接地提到了兔子,北三经中有云: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可见兔子当时已经是一种为人熟知的动物。

自古以来,兔子在中国便被认为是一种瑞兽

《山海经》确切的成书时代难以考证,而公认的兔子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则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这本诗歌总集,至多有五次提到兔子。

《周南·兔罝》中写到:“肃肃兔罝,椓之丁丁”,释义是“捕兽的网编织得又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只等兔子落网。《王风·兔爰》则云:“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描述的是野兔逍遥自由腾跃、山鸡落网的情景。可见当时兔子都是以写实的抽象出现。

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人也愈发具有想象力,于是,兔子逐步被渲染出一些如神话传说般的色彩。

清代沈铨《雪中游兔图》

据考证,在先秦时期,开始有了“月亮中居住着兔子”这一类的传说,如战国时代的著名诗人屈原的名作《天问》写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大意为,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然能够死而再重生?,对月亮有什么好处,而有玉兔在其腹中?

多数学者认为,“顾菟”的“菟”便同“兔”,“顾菟”就是兔子的名字,也有少数说认为是蟾蜍。不过无论是何种释义,都能说明,在这个时期,兔子已经与月亮发生了关联。

更为确凿的证据便是,在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便有弯月之上有兔子与蟾蜍这样的场景,而汉代墓葬壁画中,月亮中的兔子抽象更为多见。

马王堆汉墓帛画的左上角,生动地描绘着弯月、兔子与蟾蜍

至于为何兔子与月亮会发生联系?目前流传的说法颇多,尚无定论。有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月亮上的阴影看着像兔子,由此引发关联;也有说是兔子的繁衍周期约为一个月,与月相变化较为类似虽然没有最终的科学解释,但这些联想的确令人浮想联翩,也添加了趣味的色彩。

其实,不只是在我国,在世界各国的传说中,兔子与月亮都存在着某些联系,成为月之化身,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在汉代,这种联想进一步发展,又出现了一个更风趣的传说:玉兔捣药,即玉兔、蟾蜍等在上古大神西王母的手下工作,制造长生不老药。在西汉时期的画像砖中,关于这种场景的描画并不少见,可见当时这一传说应是广为流传。

西汉时期墓葬的画像砖中描绘的玉兔捣药之场景

两汉乐府《董逃行》中有云:“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这一情景。

到此为止,玉兔还是比较独立的存在,但是在我们从小看到的神话故事中,写到嫦娥奔月,月宫里还有只玉兔捣药,二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

这就要从嫦娥的传说说起,最早有关于嫦娥的记载是西汉时期的《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同为与月亮有关,又有西王母之药,大概因而两者发生了关联,嫦娥,玉兔,月宫,捣药,自汉代之后,逐步交错融合,发展成为流传千古的优美传说。

提起玉兔,就联想到月亮、月宫、嫦娥、桂树、吴刚、奔月.....有着一种浪漫唯美的氛围。

清代蒋溥《月中桂兔图》

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尤其喜爱使用“玉兔”这一意象,以喻月亮。唐诗宋词中,“玉兔”、“捣药”之句比比皆是,优美灵动,意境深远。

诗仙李白《把酒问月》中有“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拟古》其九有“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之佳句。

诗王白居易《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有云“晓关开玉兔,夕钥纳银鱼”。

唐代韩琮《春愁诗》写道:“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唐代温庭筠在《春愁曲》中则是描绘了“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的场景。

在宋词中,“玉兔”也频频登场,写夜月不直接写月亮,而写玉兔,多了几分奥秘、飘渺的美感。

在苏轼的词中,《月兔茶》曰“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则云“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中说道“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袁去华《满庭芳(八月十六日醴陵作)》,“玉兔秋毫可数,疏星外、乌鹊南飞”。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所以说起来,的确很风趣,本来是常见无奇的兔子,在古代文学作品及古诗词中,竟然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多彩的传说与深刻的寓意,令人不由得想去深入发掘出更多风趣的奇闻逸事。

反过来,“兔年”说“兔”,也是一个契机,一个支点,我们借此窥得传统文化之美,国风之魅,令心灵在其中得到抚慰与治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封面图片为清代沈铨《双兔图》(局部)

所以,在兔年春节的前一周,美学君预备了两门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美学课程,一门是古诗词课,一门是宋朝美学课程。不妨跟随这只“玉兔”,快意诗词江湖,感受国风之美,令日常的生活,多一些诗意,多一份闲适。

虚度美学课堂 · 古风特辑

01· 叶嘉莹—给国人的诗词课

扫描上方二维码,轻松订阅美学课程

02 ·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扫描上方二维码,轻松订阅美学课程

扫码 关注我们

关注“虚度美学课堂 ”

获取最新鲜、最风趣的生活美学&新知

订阅须知

 订阅之后,如何随时学习课程?

订阅之后,根据跳转提示,进入:虚度美学课堂,即可随时听课哦!

• 课程能否可以反复观看?

是的,该课程可以不限次数反复观看。

• 如何将课程送给好友?

关注“虚度美学课堂”进入课程页面后,可为本人进行课程订阅,也可为好友订阅。

点击“送好友”,可直接为好友完成付费订阅,获赠的好友可免费观看本期课程;

点击“邀请卡”,可将邀请卡下载转发给好友,每成功邀请一位好友,您将获得返现奖励。奖励金额可于“我的收益”中查询。

• 课程订阅后不支持退款。

—END—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