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在高考中次要以选择题方式出现,而且调查频率不是很高。
在复习时次要把相关概念、知识了解、记住就没问题。
先来看本章的知识框架:
一、固体:
次要是区分好晶体、非晶体,以及在晶体中的单晶体和多晶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可以分为两种: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像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金属等具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还有:硫酸铜、蔗糖、味精、石膏晶体、方解石等。
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单晶体是指样品中所含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中呈规则、周期陈列的一种固体形态。整个物体是一个晶体的叫做单晶体,单晶体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雪花、食盐小颗粒、单晶硅等。
多晶体: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芜杂无章陈列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多晶体,如大块的食盐、粘在一起的蔗糖、各种金属材料等。
(2)非晶体:像玻璃、蜂蜡、松香等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还有:沥青、橡胶等。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具有一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同性、没有一定的熔点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比较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具有一定的熔点
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同性、具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的各向异性与非晶体的各向同性)
二、液体:
次要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表面张力、浸润不浸润,毛细现象等
1. 液体的微观结构
跟固体一样,液体分子间的陈列也很紧密,分子间的作用力也比较强,在这种分子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陈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边界、大小随时改变,液体就是由这种不稳定的小区域构成,
而这些小区域又芜杂无章的排布着,使得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大的液体,所以严格说来,只要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
2. 液体的表面张力
(1)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又叫自在面。
(2)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稀疏些,分子间距要比液体内部大.
(3)液体表面各部分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表面张力。
(4)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外形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
所以露珠、水银、失重形态下的水滴等等呈现球形。
(液体的表面张力)
3. 浸润和不浸润
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4、毛细现象: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
三、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重点是空气湿度概念的理解,尤其是空气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1. 汽化
(1)汽化现象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其比较如下表:
2.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形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留意:液体处于动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离开液体的分子数与进入液体的分子数相等。
(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液体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一定,则压强一定,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3. 空气的湿度
(1)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2)空气的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即B=(P1/PS)×100%
留意:空气的湿度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但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数量,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所以,与绝对湿度相比,相对湿度能更无效的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
4、湿度计
(1)构造 湿度计由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构成.其中一只温度计为干泡温度计,另一只为湿泡温度计。
(2)原理 .湿度计测量相对湿度的原理:由于湿泡温度计的感温泡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水的蒸发而使湿泡温度计的温度示数总是低于干泡温度计的温度示数(气温),这一温度差值跟水蒸发快慢(即当时的相对湿度)有关.根据两温度计的读数,从表或曲线上可查出空气的相对湿度。
四、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形态变化到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热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Q/m ,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J/kg)。
留意: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所以熔化热与晶体的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晶体的品种。
②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③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3. 汽化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要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这种物质在这一温度下的汽化热。用L表示汽化热,则L=Q/m ,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J/kg)。
留意:
①液体的汽化热与液体的物质品种、液体的温度、外界压强均有关。
②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结 束
未 经 许 可 不 得 转 载
引用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上一篇:SMT回焊温度曲线中附近温度会有短暂停顿平移或抬升是什么缘由?
下一篇:返回列表